(資料圖片)
漫畫 王建明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燕青)人民幣購買港股落地在即。日前港交所宣布,將于6月19日在香港證券市場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及雙柜臺莊家機制,目前已有24只港股入圍。業內認為,此舉有助于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也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所謂“雙柜臺模式”,是整個港幣-人民幣雙柜臺交易流程、莊家活動及結算模式的統稱。雙柜臺模式下,投資者可以分別以港幣和人民幣兩個幣種進行買賣。兩個柜臺下的證券屬于同一類別證券,因此兩個柜臺的證券可以在不改變實益擁有權的情況下相互轉換,并且設有雙柜臺莊家機制解決流動性及雙柜臺間價差問題。
據悉,港股雙柜臺模式將分階段推行,初期港股市場參與者可開始應用雙柜臺進行交易,但內地投資者尚無法立即通過港股通參與雙柜臺模式,開通初期可能主要集中于香港本地或海外投資者嘗試使用。
11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志表示,即將推出的雙柜臺模式交易,將促進離岸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更高效流動。未來可采用雙柜臺模式交易的股份數量將分階段增加。為有效降低港元與人民幣柜臺之間的價格差異,同時提高人民幣柜臺的流動性,新安排將包括設立“雙柜臺莊家機制”。
陳茂波透露,目前已有9個交易所參與者獲授雙柜臺莊家牌照,下一步會推動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納入“南向通”,讓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用在岸人民幣資金買賣港股,降低資金南下時可能面對的匯兌風險。
從首批雙柜臺證券名單來看,首批入選的24只個股所屬行業包括科技網絡、金融、地產、消費,占港股日均成交量約四成。其中,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移動、比亞迪、長城汽車、中國平安均已在內地、香港兩地掛牌,均為AH股公司;此外,還包括騰訊控股、快手、小米集團、阿里巴巴、京東等科網股。
對于雙柜臺模式,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劉剛表示,短期而言,雙柜臺模式的推出的直接作用是可以降低內地投資者港股投資的匯兌敞口和因此產生的凈值波動。中期來看,雙柜臺模式有助于改善港股流動性和成交活躍度。長期維度,雙柜臺模式對于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也有長期重要意義。
廣發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陳福指出,短期來看,對交易量影響較小,目前雙柜臺僅適用于香港本土交易,人民幣柜臺適用于持有人民幣的港資,港股通尚不適用。長期來看,若雙柜臺機制納入港股通,有望帶動南向資金交投活力。
中泰國際認為,率先申請該模式的公司大部分是藍籌股,其知名度、市值、市場關注度非常高,具有一定示范作用。過去3個月,這些公司成交活躍,而且港股通資金參與度很高。引入人民幣計價后,成交額會更大,而且能夠增強人民幣對這些資產的定價作用。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