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一個儲蓄大國,大家都習慣將自己的錢存放在銀行里,這不僅安全方便,還能得到一定的利息收入。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他們的消費欲望十分的低,通常會將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存入銀行。
(資料圖)
可是,這些老人又有同樣的特點,就是不愿意將自己的儲蓄情況告知自己的子女,一旦老人去世,這筆存款很有可能會面臨無法取出的難題。
老人去世后存款問題
家住在浙江的蔣先生遇見了一件難事,他的父親去世后,留下了近300萬元左右的存款,可當蔣先生到銀行取錢時,卻遭到了銀行的拒絕。
蔣先生發現父親的存款有些密碼自己并不清楚,他的母親患有疾病,也無法提供任何有用的線索。盡管銀行對他的身份進行了確認,但是他還是無法取出這些存款。銀行告訴他,必須要提供所有存款的存單和密碼,并且去辦理相關證明才能動用這筆財產。
這對蔣先生一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難題。蔣先生的母親已經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無法提供任何協助。現在,蔣先生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
老年人存款易存難取
隨著各大銀行實名制的完善,儲戶的儲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護。然而,在現實中,仍然有許多老人家沒有告知子女有存折和密碼的情況。一旦老人離世,其存款就很容易留存在銀行中,造成了浪費老人心血的情況。
現在普遍的存取款方式是銀行卡,但老年人中大部分人還是使用存折進行存取款活動。
因為他們不會使用ATM器或手機銀行等新型的存取款方式,倘若老年人的存款全都存進銀行卡,在老人去世后,家人只要清楚銀行卡密碼就能將里面的錢輕易取出來。
而用存折存款的話,老人一旦去世,家屬是不能僅憑密碼來取錢,而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證明程序,這對于老人家屬來說過程十分麻煩,需要花費精力去辦理各種關系證明,才有可能把錢取出來。
現在有很多老人在銀行存了多少錢,并不會主動告知自己的兒女。因此在老人將要辭世之際,一旦來不及和兒女交代后事。
這筆存款就會留在銀行里面,如果沒人來認領就會一直在銀行手里,銀行也不會通知儲戶家屬有這筆錢的存在。
辦理公證很重要
在處理遺產時,銀行需要確定繼承人之間的權益,以平等公正的方式實施繼承。公證書可以提供詳細的分割情況,從而有效避免分割產生的不必要的糾紛。
公證書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證明親屬和死者的關系,還可以證明死者的遺產將如何合理的分配給各個繼承人。
公證書是一份法律文件,可以通過戶口信息或遺囑等材料制作。其主要作用是證明親屬和死者之間的關系,這樣當繼承人需要處理遺產時,可以憑借公證書要求銀行配合辦理相關業務。
除了證明親屬關系,公證書還可以證明死者將遺產留給哪個人。如果遺囑無法修復或身份證明無法確認繼承人關系,則公證書也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避免親戚之間因為遺產爭奪引發矛盾,因此公證書如今也越來越普及。
生前立遺囑防糾紛
從現實來說,提前立遺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是大多數老人受以前的觀念影響,并不愿談及自己的“后事”,而他們的子女也不愿提及遺囑,這就為老人去世后的財產分配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
制定遺囑不僅是一種法律行為,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認識到遺囑的必要性。但是,特別是老年人卻經常會忽視這一點。
老年人提前制定遺囑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和糾紛,如果老人在生前就將自己的儲蓄情況和這些財產如何進行分配,即便是在子女眾多的情況下,銀行也能夠依據公證后的遺囑,來協助家屬辦理取款業務。
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家庭矛盾和法律糾紛,也不至于讓老人辛勞一輩子的積蓄就這樣被浪費掉。
老年人之所以不停的儲蓄,其初心也是想讓其后代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活。因此,我們需要尊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同時也要適時改變他們的觀念,不必要過于居于傳統的思維方式,使其能夠更靈活地提前處理自己的遺產事宜。
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著眼于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展現我們敬老愛幼、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傳承和弘揚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