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再睿 通訊員 馮鐵成 黃曉彤
每逢暑期,農村兒童防溺水始終是村民群眾操心煩心的難點,更是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點。當前,肇慶市廣寧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服務機制,聚焦農村兒童防溺水安全,從嚴從實從細做好防溺水工作。
籌建紅色“愛心泳池”,“護苗工程”齊行動。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學生私下野外游泳的問題,廣寧縣充分發揮黨支部“橋頭堡”作用,大力推進“一村一泳池”建設。由村(社區)因地制宜選取建設地點,合理利用村內主要河流、山泉水等提供天然優質水源,采取“鄉賢募捐+村集體經濟+黨群服務經費”的方式籌集資金,黨群合力共建紅色“愛心泳池”,引導農村兒童在家門口游泳,把農村兒童防溺水工作落得更細、更實、更得民心。
古水鎮是綏江河、古水河、詩洞河三河匯聚之地,河里水流湍急、水深難測,夏季是兒童溺水高發期,安全隱患較大。為凝聚共建“愛心泳池”共識,古水鎮黨委發出《關于捐款修建愛心支架泳池的倡議書》,積極發動愛心鄉賢、群眾支持“愛心泳池”建設。6月10日,首個“愛心泳池”在蒙坑村正式開放,并持續免費對未成年學生開放到暑期結束。湘下、牛岐、什洞、太和等村正有序推動“一村(社區)一愛心泳池”落地建設。同時,為確保安全和清潔衛生,泳池由村級黨組織統一管理,組織熟悉水性的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等輪流值守,定期換水、清洗、消毒。
組建紅色“安全巡邏隊”,“護苗安全”不間斷。積極發動村(社區)群防群治力量,組織掛村干部、村干部、黨員志愿者以及擅長水性群眾組成紅色“安全巡邏隊”,分組、分地段、分區域,對山塘、水庫、河流等重點地段“打卡”巡邏。發動各基層黨組織深入摸底調查,掌握轄區內山塘水庫情況,對涉及易溺水水域的河段、魚塘、水庫加強防溺水警示標志,配置救生繩、救生圈等救護設施,通過“人防+技防+物防”的方式加強溺水風險管控。
強化安全教育培訓,“護苗教育”全覆蓋。聚焦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重點時段,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教育,增強兒童和家長的安全意識,拉緊防溺“警戒線”。
除了防溺水宣傳教育,廣寧縣各級黨組織整合各方資源,加強兒童游泳技能培訓。江屯鎮黨委結合實際,充分利用閑置的廢舊小學場地,引進第三方公司在江屯社區建設占地約4000平方米的中小學生以及群眾游泳培訓基地,使全鎮的防溺水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更加完善、扎實、全面。賓亨鎮黨委作為“游泳技能培訓夏令營”進校園活動的試點鎮,聯合縣教育局持續舉辦中小學生游泳技能培訓,以掌握基本游泳技能,增強自救自護能力為目標,邀請有資質的教練進行游泳教學。據統計,今年5月以來,全縣針對學生開展體驗式防溺水安全知識專項培訓活動6000多人,切實提高了師生防溺水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朱嘉樂
校對 | 彭繼業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