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整體寬幅震蕩,個股結構性分化嚴重。在此背景下,國內量化指數增強策略一方面整體延續去年全年的策略相對優勢;另一方面,市場成交量能的下降、個股輪動的加快與分化等因素,也在客觀上造成指增超額收益獲取的難度明顯提升。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頭部私募機構正持續聚焦于優化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環節,以及AI新技術的利用等兩大行業新變化。
(資料圖)
行業呈現四大特征
綜合多家頭部量化私募機構的觀點看,上半年全行業整體呈現四大特征。
一是主流量化指增產品仍普遍實現了相較于對標指數的“小幅超額收益”;二是復雜的市況和大幅分化的個股表現,對量化指增策略的投資效率和有效性帶來更大挑戰;三是隨著中證500指增和滬深300指增市場成熟度提高、擁擠度增大,頭部管理人更加積極對小市值賽道指增產品進行探索;四是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巨大突破,也加劇了全行業在量化策略模型研發上的競爭。
寬德投資相關人士表示,2023年上半年A股市場風格快速切換,大小盤不斷輪動,結構化行情突出。整體上看,在快速輪動的市場中,以量化指增為代表的量化策略展示出自身優勢,交出符合各方預期的超額收益答卷。此外,在市場趨于成熟理性、超額收益整體下降的趨勢下,管理人也積極對小市值賽道資管產品進行探索,如推出全市場量化選股、國證2000指增等產品。
蒙璽投資相關人士認為,同比過去兩年,2023年上半年,量化指增策略整體表現尚可。第一季度A股市場處于縮量、低波動的格局,量化指增策略獲取超額收益難度相對較大;隨著二季度市場成交量和波動率的回歸,超額收益有所回升。
國內某機構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其監測到的超60家大中型量化私募管理人中證500指增產品,平均超額收益率為5.14%,超額收益率中位數為4.82%。通聯數據顯示,上半年百億級量化私募中證500指增產品收益首尾差距超過15%,表現最好的機構上半年大幅跑贏中證500指數超19個百分點。
獲取超額收益難度增大
上半年復雜的市場環境,不僅對主觀多頭策略帶來明顯壓力,不少頭部量化私募也表示:“獲取超額收益難度進一步加大。”
黑翼資產創始人鄒倚天表示,今年的市場行情熱點切換快,大多數時間段只有少數板塊上漲。比如,今年1月份的新能源行業,3月份的“中特估”和之后的AI板塊。整體而言,這種市場風格并不利于量化指增策略的發揮。
寬德投資相關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市場快速輪動,疊加TMT和“中特估”兩條主線對資金的虹吸,加劇了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整體來看,未來A股市場定價會更加有效,超額收益整體下降是必然趨勢。歷經市場檢驗的量化管理人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投研能力,優化策略模型,精準把控風險,以過硬的投研能力和技術應對超額收益的下降。
從應對角度看,穩博投資總經理錢曉珺稱,今年以來市場信號周期偏短,偏動量因子和偏大市值的管理人可能表現更突出。下半年繼續加深對行業動量因子的理解,將其更好應用到模型中,可能成為全行業重點迭代的方向之一。加深在另類數據上的挖掘、在“時序因子”上多研究,也能對策略運行更有幫助。
蒙璽投資相關人士表示,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管理人需加大對另類數據的投入和多樣性策略的開發,不斷精進來應對市場風格的切換。管理人一方面需挖掘更深層次的信號,使用更多維度的數據,提高模型的預測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模型迭代的頻率,同時保證模型的穩定性。
AI加劇行業競爭
今年以來,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重大突破在量化投資業內也掀起不小波瀾。不過,對于相關新技術的理解,各機構的解讀并不完全相同。但整體來看,頭部機構普遍預期,AI技術的研發、使用,將成為量化投資比拼的一大關鍵維度。
蒙璽投資相關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生成式AI對量化行業整體影響有限。不少頭部管理人在AI領域的投入的確有所加大,這主要是看好新技術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量化行業的競爭。
鄒倚天表示,近一段時間AI技術突破主要集中在自然語言生成、圖片生成等方面,此前量化投資廣泛運用的AI技術,大部分集中于因子挖掘、組合優化等環節。目前生成式AI的技術突破讓大家看到AI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量化行業將在這個領域持續不斷投入,未來AI也將繼續成為量化投資行業的核心引擎。
錢曉珺認為,生成式AI等新技術對于量化投資仍只是一種工具,與已經成熟應用的機器學習等技術本質上趨同。它能夠大大提升投研人員的產出效率,但和管理人的策略投研能力以及產品表現并不直接相關。
“在可預見范圍內,AI技術的發展將扮演輔助決策的角色,對量化行業的增益貢獻大小,關鍵在于各家機構如何更合理高效地使用這項工具。”錢曉珺表示。
(責任編輯:張紫祎)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