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余村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的一個小山村,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10多年來,這個小山村從賣石頭到賞風景,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成功實現了綠色轉型。
安吉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朱佩穎:漫步在浙江安吉余村可以看到,遠處群山蒼翠、竹海搖曳;近旁草木掩映、溪流潺潺。依山而建的民居中,不斷有游客往來。這里被評為世界最佳旅游鄉村,還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年游客量將近百萬。
開礦令環境受到破壞 余村關停礦山修復生態
很難想象,十幾年前的余村常常整日煙塵漫天。上世紀八十年代,村民利用村中山林優質的石灰巖資源,先后開辦了石灰窯、磚廠、水泥廠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最多時達到300多萬元,靠山吃山的“石頭經濟”讓余村一度成了安吉縣的“首富村”。
但由于盲目開采,余村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破壞,村里整日炮聲隆隆、粉塵蔽日。面對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和頻發的安全事故,2003年,當地關停礦山、水泥廠,并對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和土地復墾開發利用,并種上了景觀類植物。整治后的土地煥發了新的效益,石頭變成了景觀,荒山又長出了竹子。
同時,余村重新編制村莊規劃,從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先后完成了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安置小區建設等工作,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村中森林、植被覆蓋率均達到85%以上。
產業賦能 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2005年,余村開起了第一家農家樂,先后建成農業采摘園、荷花山漂流、綠道等。鄉村旅游、竹林碳匯和林下經濟形成了一條農旅結合的產業新路。近年,余村又開發了文化創意產業、露營基地、數字游民社區等新產業新業態。
余村青年圖書館作為青年社區的配套項目,在設計之初就提倡使用本地建材、綠色建材,以及加強建筑室內通風、采光等設計,降低能源需求,并對用電設施進行智慧管理,提升能源效率。同時,通過屋面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補充可再生能源,從而實現建筑零能耗。
現在的余村,無論是青年人、新產業,還是低碳建筑,每一股新鮮的“血液”都在讓這個昔日的礦山小村煥發出了新的生機,繪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畫卷。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