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布2023 版《國家氫能戰略》,大幅提升2030 年本土氫能需求量與電解槽產能規劃,并提出建設超過1800 公里的氫氣輸送網絡。全球氫能產業周期開啟,具備成本優勢的電解槽生產企業與氫儲運、加注裝置企業有望受益;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
支撐評級的要點
(資料圖片)
德國發布2023 版《國家氫能戰略》,預計2030 年本土氫能需求量大幅提升:
2023 年7 月26 日,德國聯合政府通過2023 版《國家氫能戰略》。德國政府預計到2030 年,德國本土氫能需求將達到95-130TWh,較2020 版《國家氫能戰略》中提到的90-110TWh 提升5-15TWh。目前德國氫能需求約55TWh,預計至2030 年將新增40-55TWh 氫能需求。根據我們測算,若德國全部采取電解水制氫,假設電解水制氫年利用小時數為2000 小時,則1TWh 氫能需求約對應500MW電解槽年制氫量,約對應1.92 萬噸氫氣需求量。根據德國2023版《國家氫能戰略》,我們預計到2030 年德國本土氫氣的需求量將達到183-250萬噸,2023-2030 年預計新增77-106 萬噸氫氣需求。若德國全部采取電解水制氫,則2023-2030 年新增電解槽需求20-27.5GW,對應新增電解槽(1000 標方/h)需求4000-5500 臺。
德國計劃2030 年本土電解水制氫產能翻倍:在2020 版《國家氫能戰略》
中,德國規劃到2030 年電解水制氫的目標產能為5GW。根據2023 版《國家氫能戰略》,德國計劃提升2030 年電解水制氫的目標產能至10GW。
根據我們測算,10GW 電解槽產能約對應2000 臺電解槽裝機。此外,德國將以直接推廣或與陸上/海上風電結合的方式推廣電解槽裝機。
德國計劃2028 年前建立超過1,800 公里的高效的氫能基礎設施:德國2023 版《國家氫能戰略》計劃在2027/2028 年前,在德國國內建立一個由新建和改造管道組成的超過1,800 公里氫氣網絡;通過新建1,500 公里氫氣管道并改造3,000 公里天然氣管道,歐洲各地將新增約4,500 公里的氫氣主干網絡。德國預計所有氫氣進口、發電、存儲網點都將通過管網相連。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德國計劃在2030 年前打通氫能生產、儲運、進口和消費的各個環節。
德國將推動氫能在多領域的綜合應用,計劃在2030 年前成為氫能技術領先國家:德國計劃將氫能用于工業、交通、電力、供熱4 大領域,2030年前將氫能主要應用于工業、交通及發電領域。工業方面,氫將用于高溫熱泵等工業高溫領域,并作為工業脫碳的重要抓手;交通方面,到2030年,氫能及其衍生產品將重點應用于重型貨車上,并逐步應用于航空和海運領域;電力方面,德國將通過將現有天然氣電廠改造為以氣候中和氣體為燃料的“適用氫”燃氣電廠,并將電解槽作為靈活電力或彈性負荷服務于電力系統,增加電力系統穩定性。德國計劃通過掌握從氫能生產技術到各種氫能應用技術的方式,在2030 年前成為氫能技術領先國家。
德國氫氣需求大部分依賴進口,國產氫能裝備企業有望迎來機遇:德國本土制氫能力有限,預計在2030 年95-130TWh 的氫氣供應中,約50%-70%的供給將通過氫和氫衍生物的形式從國外進口,即約91-175 萬噸氫氣將來自進口。
德國政府正在制訂相關進口戰略,進口戰略的重點是歐洲與非歐洲地區的合作和進口。我們認為,在歐盟逐步啟動碳關稅法案的背景下,德國大幅提升對氫氣的進口需求,有望推動國內企業投資建造綠氫制備產能,氫能裝備需求有望快速增長,國內氫能裝備企業有望迎來發展機遇,具備成本優勢的電解槽生產企業與氫儲運、加注裝置企業有望受益。
投資建議
德國發布更新版《國家氫能戰略》,大幅提升2030 年本土氫能需求量與電解槽產能規劃,全球氫能產業周期開啟,具備成本優勢的電解槽生產企業與氫儲運、加注裝置企業有望受益。推薦隆基綠能、陽光電源、雙良節能*、蘭石重裝、華光環能、華電重工,建議關注石化機械、厚普股份、開山股份、億利潔能。(*為機械組覆蓋)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氫能政策風險,設備價格競爭超預期,下游需求不達預期,國際貿易摩擦風險,氫能技術迭代風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