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柳寧馨 廣州報道
日前,2023長三角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走進珠三角交流合作對接大會在廣州、佛山、東莞三地舉辦,近200家參會企業涉及長三角與珠三角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創新發展、升級換代的重要機遇期,也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幾個主要的產業集群,但區域產業集群發展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產品、資本、人員需要在不同區域中穿梭流動,將地方化的創新過程融入廣闊的生產網絡。
(資料圖片)
長三角、珠三角在機器人本體制造、應用場景等方面各有所長,二者攜手能夠形成跨區域的產業協作,以“智造”為引擎、產業鏈融合為驅動力,推動我國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再上新臺階。
今年1月,《“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正式公布。方案要求,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期望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
長三角和珠三角可以成為率先探索的區域。中國電子學會此前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在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基礎相對最為雄厚。
長三角地區目前已建立起了我國功能最完善、系統最健全的機器人產業生態體系,形成了以上海、昆山、無錫、常熟、徐州、南京為代表的產業集群,也形成了蘇州吳中機器人產業園、蘇深機器人協同創新產業基地等典型園區。
珠三角地區則是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為核心,不斷推動工業機器人在高端制造及傳統支柱產業的示范應用,深耕商用服務機器人賽道,在全國機器人產業重點集聚區中位居前列。
廣州信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罡表示,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在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創新領域具備重要地位,也是機器人產業研發、制造及應用的最大市場。
“聚焦‘招商引資’和‘行業交流’兩大方向,此次活動是推進長三角與珠三角機器人產業鏈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產業集群集中、產業鏈條強勁,二者優勢互補,可以催生越來越多的合作契機。” 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執行會長任玉桐表示。
幾天的活動中,來自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機器人企業密集討論,話題涉及技術成果輸出、市場推廣合作、需求信息發布、人才供給輸送、通用裝備共享、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海外渠道打通……總結下來,就是尋求各種方式提高兩地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拓展兩地機器人應用廣闊市場。
上電科白云區項目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這個項目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與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期望打造成上電科集團走出長三角、切入新賽道的根據地。
“一方面,我們利用集團在機器人產業鏈中的龍頭地位,以核心技術賦能華南機器人產業;另一方面,我們也發揮集團七十余年電力行業積累的優勢,借助大灣區新能源產業雄厚基礎,打造上電科新能源業務全國總部。”廣東上電科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欣表示。
從更長遠的目標看,長三角和珠三角有望共同打造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智能機器人企業邁向中高端,躋身‘機器人世界500強’。”任玉桐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