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泌尿外科首次順利完成骶神經調節術I期,為2例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解除“方便”痛苦。
(資料圖片)
此次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泌尿外科在尿控領域和女性泌尿盆底外科方面邁入新臺階。在不斷提升醫院診療等級的同時也為湘南地區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帶來了福音。
永州64歲的胡先生4年前因工傷腰椎骨折后出現排尿困難、反復尿潴留,長期自身清潔間歇導尿。3年前又出現了尿失禁,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其間李先生輾轉多方求醫,但治療效果都不甚理想。
后來經朋友推薦,胡先生找到了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謝娟娟博士,由謝娟娟博士帶領的團隊對李先生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診斷考慮為神經源性膀胱、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頸攣縮。
同樣被這種疾病困擾的還有來自常寧36歲的彭先生,8年前因胸腰椎外傷后出現排尿困難,腹壓輔助排尿,后出現漏尿。這些年間,他像嬰兒一樣每天必須使用尿不濕,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心靈也造成了巨大創傷。
半年來,彭先生輾轉多處尋求治療的機會,最終來到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謝娟娟博士門診就診。謝娟娟博士建議其實施自身清潔間歇導尿,并嘗試膀胱起搏器手術。
兩位患者被收治入院后,經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泌尿外科尿控、女性泌尿和盆底外科亞專業團隊充分評估,于8月5日為其進行骶神經電極植入I期手術。
8月5日,在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謝娟娟博士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顧寅珺醫生共同努力下,先后為胡先生和彭先生進行了骶神經調節I期電極植入手術,術中電極植入位置精準,測試效果滿意。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謝娟娟博士介紹道:骶神經調控療法俗稱“膀胱起搏器‘類似于心臟起搏器’”,它通過將電極植入骶神經位置,刺激其所支配的效應器官,如膀胱、括約肌及盆底等,讓控制排尿、排便的神經準確向大腦送達“開”“關”信號,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一種神經調節技術。具有微創、安全、可逆、有效等特點。
主要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尿頻、尿急、急迫性尿失禁),非梗阻性尿潴留、神經源性膀胱、間質性膀胱炎/慢性盆底疼痛綜合癥、排便困難等疾病,可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達到長期可持續性改善。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 謝娟娟
(編輯YH)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