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正在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新時代,科學技術體系、產業布局及社會治理模式都將被深刻改變,世界發展迎來全新范式。”近日,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馮俊蘭在媒體沙龍上表示,構建堅實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打造普適安全的人工智能服務和運營能力,是實現國家安全、智能普惠、智能泛在及智能產業高效規模化發展的基礎。
目前,中國移動已形成從平臺、能力到規模化應用的全面產業級智能化服務能力,包括8個平臺型產品,超370項機器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網絡智能化等各領域AI能力,累計產生可核算的規模化賦能價值近41億元,助力行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資料圖片)
通用人工智能
催生智能服務運營新范式
隨著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日新月異,AIGC、大模型浪潮奔涌而至,AI應用層出不窮,效率革命提速。“大模型帶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催生新的范式。”談起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產業變化,馮俊蘭認為包括三個新范式。
一是新的運營供給模式,實現全場景全要素能力運營與供給。將算力、網絡、數據、模型、能力等多種智能化要素作為運營與供給對象,通過整體性的規劃、建設、維護、優化等實現多種要素的融合管理,為個人用戶和千行百業的全場景智能需求提供真正無所不及的智能服務。
二是新的業務賦能模式,實現從X+AI轉向AI+X的根本性變革。在通用人工智能的賦能模式下,將以大模型為能力內核來重新設計具體業務的系統架構、工作流程、用戶體驗,不僅將重構現有的業務模式,更將創造實現全新的業務形態。
三是新的產業合作模式,實現向體系化協同創新方式的轉變。在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各行業將以通用基礎大模型為基座,充分利用行業場景的專業知識、專家經驗和生產數據,采用協同共建的方式打造實現行業標準的專用智能大模型,并在實際生產環境中反復磨煉,真正讓智能轉化為生產力躍升的根本。
超370項AI能力
賦能1700多項生產型應用
馮俊蘭表示,2013年,中國移動成立“九天”團隊,攻關智能客服和智能大數據分析等人工智能應用。近三年來,圍繞通用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基礎突破,中國移動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的全面探索與布局。
“目前,‘九天’平臺提供基礎設施、數據標注、模型訓練、模型部署和推理的一站式開放服務。”馮俊蘭表示,中國移動在網絡智能化、人工智能平臺、語音、人機對話等多個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研發370多項AI能力,賦能1700多項生產型應用。在網絡智能化平臺及能力方面,實現集中部署、規模應用,賦能價值每年達9億元,服務一線生產超3000項應用,主導了國內外86%的網絡智能化標準。在人工智能平臺方面,中國移動已形成從平臺、能力到規模化應用的全面產業級智能化服務能力,包括8個平臺型產品,超370項機器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網絡智能化等各領域AI能力,服務內外部27大領域超300家客戶的830項應用,覆蓋超10億用戶,累計產生可核算的規模化賦能價值近41億元,技術能力累計調用量達13700多億次,全面助力各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
此外,中國移動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深入研究,原創性提出體系化人工智能(Holistic AI)技術。據介紹,體系化人工智能的目標是依托泛在的通信網絡和智能算力,在開放環境中根據智能化業務需求,按需對AI能力進行靈活且高效的調度、配置和運行監控,使其能在最合理的算網資源上運行和服務,以滿足日益豐富的數智化業務需求,同時確保AI業務可信可控安全。馮俊蘭表示,建立“體系化人工智能”原創技術體系,將推進破解我國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面臨的落地成本高、效率低、國產化難等問題。
自有AI大模型體系
賦能數字經濟
“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大平臺’,其能力底座是大模型。”馮俊蘭表示,目前中國移動已構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體系,包括基礎大模型和面向政府治理、工業生產、民生服務和通信特色的行業大模型。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國移動發布了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與九天·客服大模型。據介紹,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的主要目標是對數字政府的全流程進行深層賦能,助力政府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政務服務,提升政府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九天·客服大模型基于億移動客戶、億家庭寬帶客戶、將近2500萬的政企客戶以及云客服等產品的企業客戶所積累的大量客服經驗構建而成。
“兩款大模型是通用智能大模型基礎上的行業大模型。”馮俊蘭表示,行業大模型不是一個縮小版的通用智能模型,而是更為復雜、準確性要求更高、能夠嵌入復雜生產系統、可自適應閉環升級的高強度密集型研發的大模型。
“通用人工智能是時代賦予的新機遇,中國移動愿與產業界共同擔負起責任和使命,讓人工智能成為數字中國發展的重要引擎和科技底色。”馮俊蘭表示。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