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334億元,同比增長11.5%;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623億元,同比增長3.3%。
業內專家表示,前7個月民生領域仍是財政支出主要投向。8月以來地方債發行已有明顯提速,隨著地方債發行提速,一攬子化債政策方案落地,下半年財政加力或將沿著“先提速、后加量”的思路進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1.5%
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334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稅收收入117531億元,同比增長14.5%;非稅收入21803億元,同比下降2.3%。
“財政收入增長,除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帶動外,主要是去年4月份開始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集中退稅較多,拉低基數。”財政部表示。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吳棋瀅認為,自然口徑下,7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9%,低于前值的5.6%。自然口徑增速的下臺階仍然存在去年留抵退稅政策帶來的低基數擾動,而7月這一擾動因素已接近尾聲。
從稅收收入看,1-7月,國內增值稅增長84.2%,主要是去年同期退稅較多、基數較低。國內消費稅下降10.6%。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8.9%。個人所得稅下降0.6%。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增長4.2%,房產稅增長6.5%;城鎮土地使用稅下降4%,土地增值稅下降16.4%,耕地占用稅下降20.3%。
長江證券研究團隊表示,1-7月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84.2%,對財政收入拉動作用較大。1-7月企業所得稅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至-7.4%,拖累財政收入2.1個百分點,主要是受企業利潤下降影響,預計隨著PPI降幅收窄,企業盈利或有一定改善。
往后看,吳棋瀅認為,一攬子化債政策或將是下半年的破局變量。若一攬子化債政策如期實現,短期看將緩解償債付息的分流效應,釋放財政的逆周期空間,為明年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創造有利條件;中期看將優化地方政府資產負債結構、擴大地方在合意方向上的杠桿空間。
民生領域仍是財政支出主要投向
財政支出方面,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623億元,同比增長3.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9617億元,同比增長6.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2006億元,同比增長2.9%。
長江證券研究團隊認為,受收入端限制,財政支出節奏有所放緩,基建支出占比下降。數據顯示,1-7月公共財政支出進度為55.1%,高于去年同期財政支出進度,但低于過去5年均值水平。
從各分項數據看,今年1-7月,教育支出同比增長4.7%;科學技術支出同比增長0.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7.3%;衛生健康支出增長5.8%;城鄉社區支出同比下降3.5%;農林水支出同比增長2.6%;交通運輸支出同比下降6.8%。
“分項目來看,7月教育、社保就業分別拉動財政支出增速0.39、0.35個百分點,民生領域仍是財政支出主要投向。”長江證券研究團隊在報告中表示。
吳棋瀅表示,支出分項中表現較強的有教育、社保就業、環境保護等,其中社保領域支出上升反映的是財政的穩民生功能。
專家表示,下半年財政加力或將沿著“先提速、后加量”的思路進行。8月以來地方債發行已有明顯提速,而隨著地方債發行提速,預計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接棒發行成為托底基建及穩經濟的有效手段。
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數據顯示,1-7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8596億元,同比下降14.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9147億元,同比下降23.3%。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