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科學文化教育節目《大先生》于今日21:05在北京衛視播出。本期節目邀請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食品風味化學專家孫寶國院士,帶教老師鄭福平、陳海濤、張玉玉,帶領“未來團”成員一起聆聽“舌尖上的院士”厚植堅持不懈之心,在磨礪中以苦為樂的“風味”人生。
苦中取味 在孤獨中追尋風味之源
悠悠萬物,吃飯為大,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所系。千百年來,溫飽問題是最大的民生問題。翻開歷史,人民從追求“吃得飽”,轉變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個性......舌尖上的變化,顯著地見證了一代人生活的變遷。而在華麗的時代巨變中,芳香四溢的香料作為萬物風味之源,以它的獨特撩撥著人的感官與內心。可在馥郁芳香的背后,孫寶國院士卻曾經歷過一段與臭味如影相隨的時光,身上的味道甚至被同事調侃為“孫寶國味”。孫院士到底是以何種坦然應對研途漫漫中的艱苦,又以何種堅韌化苦為樂、行高致遠的呢?
對于孫寶國院士來說,科研路上的挑戰莫過于“孤獨”和“艱苦”。在實驗室通風條件較差的年月里,孫寶國院士無時無刻不在忍耐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含硫香料的臭味。幾年來,不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甚至與親人保持距離。又在沒有制冰機的年代里,為實現“低溫反應”,跑到北京郊區進行室外凍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孫寶國院士深知職業的特殊性,在孤獨中沉浸攻關八載,甘之如飴、不改其樂,肩負起應有的責任與使命,終研制出我國第一個高檔含硫肉味香料。
持之以恒 致力國民幸福之道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從研究生時期輾轉北京、上海、杭州、福州等城市收集香味,到花費4年時間攻克“030”香料合成技術,其后,孫寶國院士又在“030”香料的基礎上,通過4年攻關,攻克了“719”香料合成技術。四年復四年,孫院士在科研的路上翻山越嶺,無限攀登科研之巔,終于攻克世界級難題的核心技術,真正意義上完成了變進口為出口的跨越。耐心之樹,終結黃金之果,孫寶國院士不僅幾十年來在生活中嚴以律己,磨礪百折不撓的銳氣與勇氣,也在“勇闖科研無人區,占領科技空白點”這條路上踽踽獨行,直至艱難玉成。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當消費者產生食品焦慮時,當食品添加劑到成為食品安全事故的替罪羊時,孫院士常年堅持為“食品添加劑”發聲,在兩會上建議禁止商業宣傳中使用“零添加”的字眼。他始終以堅定的信念行走在科普之路上,將消除大眾對食品添加劑的誤會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同時,孫院士又扎根于傳統飲食文化,踐行“科普”與“科創”兩手抓—— 一方面,加大科研滿足消費者對香味、風味日益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讓廣大消費者應當對香料香精放心。一飯膏粱,維系萬家;柴米油鹽,關乎大局,孫寶國院士就是這樣以一己之力,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給予民眾穩穩的幸福。
今日21:05鎖定北京衛視,近距離對話北京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一起感受“香料院士”牢記初心使命,情系食品安全的一生。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