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氣溫回升后接踵而來的是高溫天氣。為了解暑納涼,家里的空調開始用起來。此時家里還沒有空調的消費者也開始搜索攻略選購空調,在選購空調方面,我們除了看品牌、價格,還需要注意產品的能效問題。
眾所周知,空調產品分為一級節能、二級節能和三級節能。空調一級能效和三級能效的區別是什么?空調一級能效和三級能效的區別是耗電量。
目前,空調能效等級是根據2010年出臺的GB12021.3-2010《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而來的,劃分的標準是能效比,空調依據能效比可以分為1、2、3三個等級,1級表示能效最高。空調的能效比實際上就是“制冷(熱)量與輸出功率”的比值,數值越大意味著相同的制冷量所耗費的能源越少,也就越省電。
1、等級1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即耗能最低。
2、等級3表示產品的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
不同能效等級,產品在耗電方面有所區別。比如,能效比=制冷功率/輸入功率。同樣的制冷量下分為5個級別,5級能效比最低,耗電最高。1級最節能,但是價格高了許多。國家標準強制達不到5級能效比的機器不允許銷售。能效比級別符合一級水平的空調成為一級能效空調。
以家庭常用的分體式空調為例,額定制冷量在4500W以下,能效等級1級、2級、3級的能效比分別為3.6、3.4、3.2。舉個例子,我們換算成耗電量差來計算:一臺2匹二級能效分體式空調與一臺2匹三級能效分體式空調制冷運行24小時,理論耗電差距是多少?在環境溫度、制冷空間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得出以下結果:
2匹空調的制冷量為:2×2324W=4648W
2級能效對應的制冷功率為:4648W÷3.4=1367W
3級能效對應的制冷功率為:4648W÷3.2=1452W
每小時制冷電量差=(1452W-1367W)×1h/1000=0.085kWh
二級能效和三級能效24小時制冷電量差=0.085×24=2.04kWh
理論上說,在相同環境下,一臺2匹的二級能效空調運行24小時比一臺2匹三級能效空調省電大約2.04度。當然實際情況受環境因素、空調本身性能影響,偏高偏低都有可能,但是越高能效等級的空調,比能效等級低的空調更省電。
能效等級高的空調在用電費上省了錢,可是一級能效空調機有一些牌子比3級能耗等級貴好幾百到一千的,具體以市場價格作為參考,一年也就使用三四個月,用電費是省了二三百,可是選購、維修、保養成本費用要高。
所以,如果我們老百姓使用,如果預算有限,入手2級能耗等級的空調機就挺劃算的,故障率低,就是用電費上稍微比一級能效的空調要貴點。但在維修保養和選購上省了不少,舒適感也并不差。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