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區商務局了解到,針對目前北京市出現的規模性疫情,通州區啟動應急保供機制,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穩定。
今天(25日)早上8點,八里橋批發市場門口,滿載而歸的商戶絡繹不絕,小推車、三輪車里裝滿蔬菜、大米和肉類等商品。監測顯示,4月24日八里橋批發市場蔬菜進場量1170噸,銷量950噸;白條豬進場量52噸,銷量51噸;米面進場量41噸,銷量48噸;水果進場量340噸,銷量230噸。貨源充足、價格穩定,市場供應有序。
記者又走訪幾家社區超市發現,各個商戶店內人并不多,沒有出現排隊購物的現象。“都是今天剛進的,新鮮著呢。您放心,量足夠。”商家邊剁肉邊熱情地和顧客聊上幾句。賣場內,顧客購物籃內大多放著簡單幾樣所需商品,“這些菜全算上20多塊錢吧,就是這幾天家里正常要吃的。東西沒必要囤,隨吃隨買。”市民李先生表示。
黃瓜5.5元/斤,香芹3元/把,西紅柿7元/斤,鮮翅根10元/斤,梅花頸骨11元/斤……記者注意到,很多商家都打出了“保本菜價”“促銷”的標語,穩定的價格更讓消費者安心不少。“今天我們多備了一些貨,大家放心,隨買隨上貨,肯定保證供應。”一位商家告訴記者,這兩天雖然銷量有些增長,但并沒有長很多,建議消費者按需購買,沒有必要恐慌性囤貨。
在愛琴海購物公園盒馬鮮生超市記者看到,米面、肉蛋、食用油、蔬菜等生活物資貨源充足,價格平穩。據悉,為了保障全市40家門店供應不斷檔,北京盒馬從本市以及河北、山東、天津、內蒙古等外埠農業基地調撥蔬菜、水果、肉類等物資,訂貨量增長到日常的4至5倍。
自4月24日夜間起,通州區啟動“點對點”監測補貨保障機制,連夜通知各大商超、主要蔬菜零售網點(特別是封控社區、村周邊網點)加大采購量。從4月25日起,恢復生活必需品監測日報零報告制度,并要求按日常銷售量三倍供貨,保障供應不斷貨。
各街道鄉鎮加強供應網點尤其是管控區域周邊供應網點供應監測,掌握供應網點供應和補貨情況,個別網點保障確有困難的,可及時向區商務局申請蔬菜直通車進行保障。區發改委、國家統計局通州區調查隊加強價格監測,市場監管局加強價格監督和檢查。
監測顯示,24日通州區農貿市場和連鎖超市蔬菜日進場量65.4噸,日銷量53.45噸,庫存量85.5噸;肉類日進場量33.5噸,日銷量26.8噸,庫存量36.5噸;米面油日進場量29.8噸,日銷量31.2噸,庫存量244.4噸;水果日進場48.8噸,日銷量35.2噸,庫存56.4噸;雞蛋日進場量12.12噸,日銷量11.05噸,庫存量22.22噸。貨源主要來自新發地、八里橋和大紅門批發市場。
此外,各大連鎖北京集團總部根據實際情況也已調整對蔬菜等原產地直采量,每天根據市民采購需求,安排1至2次貨源配送。各個分店按照點對點監測補貨機制,每天及時向集團申請做好相關貨源的補貨,確保市場供應充足。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