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解封!”5月8日零時,前門街道草廠橫胡同除了2號院繼續執行原封控政策外,周邊院落正式解除了臨時管控措施。回憶起下沉到草廠社區,參與基層防疫工作的日子,來自市直機關的下沉干部張克勇感覺到,化身“大白”的他們與居民朝夕相伴中,也逐漸成了他們的貼心人。
5月7日上午10時許,張克勇穿著白色防護服為草廠社區居民做解封前最后一次核酸檢測。隨后,按照慣例進行常規的巡視,回答和解決居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在默默的防控工作中,等待著解封的到來……
來自市政協辦公廳會議活動處的張克勇介紹,4月底北京疫情出現后,他和其他9名同事主動請纓參與基層防疫工作。按照確診病例所在社區整體安排,他被列入東城區前門街道草廠社區防疫管控臨時指揮部小組。
4月30日一大早,張克勇來到草廠社區報到了。當時,確診病例所在的前門草廠橫胡同2號院及周邊院落已經采取封管控措施。他進入社區的第一任務就是協助醫護人員做核酸檢測。
“下沉社區的前5天,每天上午都要入戶為管控區內居家觀察的居民做核酸檢測。”張克勇說,化身“大白”的他為居民們一一進行信息錄入、維持秩序。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醫用口罩及手套,往往一穿一戴就是一上午。三四個小時里,他一口水也不敢喝,衣服被汗水浸透,手被捂得發白,鼻梁被口罩勒出印痕,可他從沒有喊過累。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幾天出現高溫的那天,防護服一連穿了三個小時,捂的時間有點長了,第一次感覺身體有點吃不消。”張克勇說,基層的防疫工作很辛苦,但大家都在堅持。
此后,雖然不用每天入戶檢測了,可是每天上下午居民們要在微信群里報體溫,他要逐一記錄每天的數據……
前門街道為管控區域的居民準備了A、B兩種蔬菜,加起來得有5斤重。其中,B包的蔬菜多一點是分給人數多的家庭的。送菜上門,就成了“大白”重要的工作之一。每天,張克勇和同事們要把100多包蔬菜分好類,再一戶一戶送到居民手中。
除了送菜,張克勇和其余幾名下沉干部要時刻盯著社區的微信群里。因為居民需求也是五花八門,送快遞,換煤氣罐,還要代購一些特殊的食品……
胡同里住著一位81歲的獨居老人,因為管控期間子女無法上門,就由街道負責安排其三餐。為老人送餐就成了張克勇特殊的任務。一來二去,他和老人熟悉了。每次見面,老人都會說一句“辛苦了”,這讓他心里特別暖,也覺得老百姓特別的親。
“印象里管控區居民應該是會有些沉悶煩躁的,可是草廠社區讓我覺得很溫暖,五一勞動節社區舉辦了‘宅家美食比賽’和‘文藝類比賽’,還有小朋友用畫畫書法的形式表達對社工、志愿者的感謝,令大家都對抗擊疫情充滿信心。”張克勇感慨地說。
這并不是張克勇第一次下沉社區參與防疫工作,2020年初,他曾到通州區某村鎮參與防疫工作,每天值守在社區出入口,為居民做出入登記。這次主動下沉社區,家里人也很支持他的決定。
解封不等于解防,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草廠社區居民還要繼續進行健康監測,張克勇也會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下沉是今年我做的最有意義的事,近距離地為居民做服務令我感到很充實,沉淀下來的是對基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疫情不徹底消散,我們不會離開。”張克勇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