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眼下,走進東四六條胡同,看不見一輛隨意亂停的機動車,道路兩側設置了硬質隔離帶,后面還擺放著一排排種滿綠色植物的花箱,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不停車胡同,少了汽車喇叭的嘈雜聲,古色古香的韻味更加濃厚,老北京的靜生活重新回歸。
不停車胡同的打造要從去年說起。東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皓回憶,東四六條胡同車輛亂停亂放問題一直困擾著居民的生活,也影響了胡同的風貌。去年10月,在胡同東口,一處上千平方米的簡易樓完成騰退,今年3月,一座4層的全新立體停車樓在此建成,為胡同新增車位94個。6月份,停車樓正式投入使用,面向胡同里通過三證合一認證的居民開放,以每月380元的優惠價格租賃給符合條件的居民使用。
除了建設停車樓,東四街道還充分挖掘周邊資源,幫確實長住在六條但不符合三證合一認證條件的居民協調共享停車位20個,最終解決了胡同居民的停車問題,東四六條也成為東城區第43條不停車胡同。
“以前胡同里擠滿了機動車,都是老街坊,咱也不能不讓人家停。現在開辟了專門的停車位,晚上燈一亮,胡同東口一眼能瞅到西口,有種回到小時候的感覺了。”談起胡同的變化,在東四六條住了60多年的居民李家躍難掩喜悅。
“停車難、停車亂”一直是核心城區老大難問題。東城區城管委停車管理科科長郭風林介紹,東城區通過“由內而外”三步走,推動解決停車難。首先是對老舊小區內空間進行整理,在不影響通行安全條件下適度增設車位;同時,盤活居住區周邊空間資源,適度建設停車設施、挖掘共享車位;最后,再合理規劃和開放路側停車空間。
“過去五年全區已經累計增加車位供給2萬余個。”郭風林告訴記者,去年東城區建設完成了白橋大街、工人體育館西門兩處立體停車設施,新增停車位400余個,今年上半年深入挖掘區域內有償錯時共享停車資源,已新增車位720個。接下來,東城區還將重點推進中絳胡同、干面胡同西口兩處立體停車設施建設項目,預計增加停車位288個。
胡同沒有亂停車,街面更整潔,秩序混亂的胡同正在變身安寧街區。從去年開始,東城區又從“外”到“內”對背街小巷進行提升,打造“美麗院落”。
低洼院落改造、坑洼道路整修、街巷基礎照明和無障礙設施完善、“廁所革命”持續推進、騰退空間“見縫插綠”……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在背街小巷中相繼實現,一批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美麗街巷出現在東城區居民身邊。“我們已經完成94個院落的改造提升,今年還將打造17個美麗院落。”東城區城管委副主任王濤說。
推進胡同停車治理,開展街巷、院落系列精細化整治,安寧、美麗的街巷環境重現,文明的內涵在街巷環境提升和居民生活品質改善中得到彰顯。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