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文明而美麗,創城讓生活更美好。精致“打磨”城鄉環境,精細提級生活品質,精心策劃志愿服務,精誠培育城市文明……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征程中,懷柔區始終堅持“文明潤心、創城惠民”,凝聚“懷柔一家人”眾心合力,推進全域創建、全民創建,以“繡花”功夫和工匠精神雕琢品質城市。以“創城為民、創城惠民”為落腳點,精耕細作到百姓心坎,五年來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77%,“七有”“五性”監測評價總指數全市第一,市民獲得感、幸福感逐年提升。
【資料圖】
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懷柔必將跑出文明創建“加速度”,共享創城惠民幸福成果。
精細治理 城鄉環境更宜居
最近,懷柔老城區108條街巷悄然“變臉”,原本“盤踞”在街巷上空、雜亂交織的各種弱電線路、監控線、交通信號線等被集中治理,街巷上空綻放“無線美”。這樣的變化源于今年懷柔區實施的老城區街巷路兩側通訊類架空線路整治工程。
府東一條是連接府前街和后橫街兩條重要橫向道路的街巷。整治前,街巷上空“蜘蛛網”密布,不僅影響市容環境,還存在安全隱患。整治后,街巷內的弱電線纜被改遷入地,街巷環境煥然一新。
架空線路整治只是懷柔區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措施之一。自2017年開始,懷柔區連續實施兩輪背街小巷整治,重點開展破損地面修復、架空線規整、環境綠化美化等工作,共整治完成背街小巷122條。
北斜街就是其中之一。曾經,這條長約1公里的街道兩側村民居民混居,沿街大小商鋪180余家,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交通擁堵等問題突出。
拆除臨街臨建、私搭亂建,封閉封堵“開墻打洞”,架空線入地,改造雨污水,粉飾外立面……整治后,北斜街的各類問題被集中解決,還有了文化墻、景觀休閑區,成了懷柔城區環境整治示范背街小巷。
今年是懷柔區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新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年內將整治15條背街小巷和1個富樂北里片區。經過整治,這些街巷也將向美而生。
不只是街巷環境,市民身邊的生態環境也逐步改善。濱湖萬米健身公園、世婦會公園、普法公園、城市森林公園、濱河森林公園……近年來,懷柔區融合地域文化、生態優勢,打造了多級公園體系,市民身邊的“生態樂園”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懷柔區還通過代征綠地建設、疏解還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多元增綠等方式大力開展小微綠地建設,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開窗見綠、推門進園的環境景觀。
街巷、社區、村莊、健身廣場、街心公園……走在懷柔的大街小巷,街道平坦整潔,城市顏值靚麗,文明之風正一點一滴滲透進百姓的生活。
完善設施 市民生活更便捷
農貿市場陸續升級改造、便民網點持續健全、連鎖超市不斷設立……近年來,懷柔區持續健全完善民生設施,市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位于懷柔城北的運通盛世農貿市場是民生物資重要采購地。這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地方,以前留給市民的印象卻是設施老化、環境臟亂、秩序混亂。
為了讓群眾的“菜籃子”拎得舒心,懷柔區對區內農貿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經過整治,運通盛世農貿市場“顏值”升級,還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切實提升了群眾購物體驗。
運通盛世農貿市場整治只是懷柔區市場改造升級的縮影。截至目前,懷柔區已升級改造農貿市場5家。經過優化衛生秩序和經營環境,整治占道經營、占用消防通道等亂象,各大農貿市場設施完善、環境整潔、管理規范,舊貌換新顏。
除此之外,懷柔區持續推進便民商業網點建設,逐步健全完善15分鐘便民生活圈。目前,全區35個社區8項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社區覆蓋率實現100%。
紅螺璟園是劉各長村整體回遷后的新建小區,小區地處城區偏北,周邊配套服務設施還在逐步完善中。了解到居民需求,懷柔區利用閑置辦公用房引入北京大星發商貿有限公司,建起了社區連鎖便民平價菜店。“以前生活必需品都得趁著周末集中采購,最近樓下開了便民菜店,東西還挺全,生活確實方便不少。”小區居民張先生說。
傳播風尚 城市秩序更文明
上午7時,身穿文明交通引導員“藍馬甲”、佩戴上崗證、手持文明交通引導牌的區審計局干部徐倩,站在懷柔區文化館交通路口東南角。看到有市民準備騎車搶行,她趕忙上前勸導:“現在是早高峰時段,路上車多人多,搶燈通行容易引發事故,您稍微等等。”
今年5月30日,懷柔區啟動“五員”上崗同防疫助創城活動,徐倩就是“五員”中的文明交通引導員。“五員”還包括文明城市宣傳員、門前三包保潔員、創城實地測評員、文明實踐網格員,目前懷柔城鄉共有“五員”志愿者2.3萬余名。
懷柔區創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五員’所對應的具體工作,涵蓋了文明交通、社區小區治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等,這些既是創城重要‘考點’,也是城市治理重點。上崗兩個多月,‘五員’共發現城市管理問題42522件,辦結率100%。”
目前,懷柔區建立了區、鎮、村級志愿服務隊伍351支,共有注冊志愿者92878名,重點打造“懷柔一家人”系列志愿服務品牌,“五員”上崗同防疫助創城就是其中的一項活動。
為倡導文明新風,懷柔區還圍繞垃圾分類、光盤行動、文明養犬等群眾身邊事,開展了“光盤百分百、用餐九五折”公益行動、黨員“紅馬甲”桶前值守等系列“懷柔一家人”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了“新風正氣傳得開、陳規陋習限期改”的局面。
志愿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形式。目前,懷柔區已有1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6個鄉鎮街道文明實踐所、317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84個實踐基地,常態化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等8個方面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三年來,全區文明實踐基地共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5400場,受眾近20萬人次。
關愛未來 成長環境更健康
4月以來,懷柔區婦聯組織開展了“好爸媽”大課堂系列親子體驗活動,以菜單選擇方式送綠色環保手工制作、中華傳統文化體驗等20余項主題活動進社區、村,深受歡迎。
“好爸媽”大課堂自2021年啟動,主要通過講座、培訓、親子互動等形式,在全區范圍內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題實踐活動,累計開展家風家教、傳統文化、安全自護講座等主題活動122場,共3000余個家庭參加。
這是懷柔區持續開展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動之一。近年來,懷柔區不斷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協同育人體系,全區16個鎮鄉、街道的村和社區都配備了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常態化開展各類親子活動、暑期社區教育活動、心理輔導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
與此同時,35位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在懷科研院所、科創企業的教授、研究員和工程師,擔任區內中小學校科技副校長,實現全區中小學科技副校長全覆蓋;34所學校建立了生命科學、天文、機器人等科技社團;中科院6家科研院所與懷柔區19所學校幼兒園攜手教育共建……
僅去年一年,懷柔區教育系統就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300余場,區消防、公檢法、婦聯、團委、衛健等部門進社區開展普法宣傳、禁毒教育、文明禮儀宣傳等活動150余次,學校、家庭、社會合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厚植現代文明、深化改革創新、引領道德風尚,鑄就城市之魂……創城路上,懷柔始終用心用情、砥礪前行,文明已經成為懷柔不變的底色和風尚。
本版文字由懷柔區委宣傳部提供 本版圖片由卜向東、張文超、劉文等提供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