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城理發店裝潢越來越精美,理發師越來越時髦,服務越來越細致,理發價格也“水漲船高”。于是,不少老年人自嘲:“頭發越來越少,剪頭發倒是越來越貴!”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價格讓人“頭疼”外,那些露天理發攤、連鎖理發店的為老服務仍有諸多不便之處。
(相關資料圖)
連鎖美發店
剪個滿意發型得分三次
最近,家住望京的張大媽當上了奶奶,她來到附近一家商場里的高檔美發店,打算借著喜性勁兒換個發型,讓自己看著更精神。“這次家有喜事,咱也奢侈一回。”她尋思著。
“價格高,肯定是手藝好唄。”張大媽選了318元的藝術總監。沒想到,這藝術總監只是用梳子攏了攏她的頭發,再用手一撣,就斷言:“大姐,您這頭發之前剪殘了。這次只能先簡單修修,等頭發稍微長點兒,咱再塑形。您這頭發,至少得剪三次,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張大媽一聽就不樂意了:“一次就300多塊,合著要想給我剪滿意了,還是個分期工程?”她沒在這家店多待,走出店門回了家。
露天理發攤
條件簡陋易受天氣影響
通州區新華聯小區有多家連鎖理發店,然而,記者探訪發現,這些理發店里很少能見到老年人的身影。小區里的老人都去哪兒理發?原來,在小區附近至少有4處露天理發攤,因為價格便宜、手藝也說得過去,頗受“只想簡簡單單剪個頭”的老年人歡迎。
“理發5元,推光4元”,一塊白色塑料板上寫幾個字就算招牌。除了椅子、推子、剃刀,理發師還用幾條自行車舊輪胎,改造成了小桌子,再把鏡子掛在樹上,一天下來能掙一百多塊錢。
不過,街邊露天理發攤也有美中不足,惡劣天氣不能出攤兒,到了冬天在這兒理發也挺受罪,而且因為沒有水,理完發只能撣一撣碎頭發。
超市連鎖理發店
老人用APP支付不方便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京城也有了不少室內的便宜理發店,開在了大超市里邊。但是,很多老人感覺很不方便。錢大媽在某大型超市購物出來,看見旁邊的理發店門口不少人正排隊等著理發,理一次發才10元錢。
湊過去一看,排隊的大多是和她一樣的老年人,只見大伙拿著手機,由工作人員指導著下載理發專用的APP。“微信、支付寶不行嗎?我身上帶著錢,能付現金嗎?”錢大媽上前詢問。“我們收款是和超市綁定的,這個APP是超市官方的結賬通道,要是收您現金,我就違反超市規定了。”工作人員一個勁兒解釋。原來,作為超市便民服務的組成部分,10元理發店有專門的規矩。
剛剛理發完畢的靳大爺告訴記者,即便有工作人員指點,但點擊、輸密碼等過程,都需要顧客親自操作,老年人“啄米”式點擊手機屏幕太費工夫,弄得雙方都挺著急。
便民理發店
客流難保證服務難堅持
在一些小區周邊的便民綜合體中,原本都設置有便民理發店。然而,記者發現,不少理發服務已“撤場”,人去屋空。錢大媽家附近的便民綜合體中,“便民理發”的招牌還在,但理發師卻不在這里上班了。一打聽才知道,因為客源問題導致理發生意難以為繼。
“地方小,沒法同時給幾個人理發,顧客等待時間長。而且便民綜合體里面經營種類多,人來人往,很多老人嫌吵不愿意來。”一位前臺工作人員說。“那就找不著人了嗎?”面對錢大媽的疑問,工作人員建議直接聯系社區或者街道,“您問問社區,看看理發師現在哪里上班,約好了過去理發或者要求上門理發都行,比市面上價格便宜。”記者走訪過程中,類似情況不少。一位便民理發店理發師說,盡管有補貼和優惠政策,但客源不足讓服務很難堅持。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