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祈年殿作為祈谷壇的核心建筑,是古代帝王每年正月舉行祈谷大典的場所,它凝聚了古人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祈愿。”大年初二,一場做五谷福包活動在天壇公園祈年殿景區展廳里進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市民游客興致勃勃地圍在一張擺著五谷、福包的互動展示臺前,在公園講解員的示范下,親手制作五谷福包,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為自己和家人祈愿納福。
春節期間,天壇公園展覽也“上新”。“祈年殿展”位于祈年殿景區東配殿展廳。走進展廳,這里的展線依墻而建,總長度有115延米,在色調的選擇上使用了與祈年殿相呼應的天青、群青、朱紅和月破,莊重肅穆,又不失時代感。
展廳入口處的主題墻以仿古熟絹為底,兩側取天壇古樹形態,中心的祈年殿主體也用國畫手法繪制出工筆效果。而展廳南側獨立展柜內擺放的祈年殿剖面模型,以“絲網印”的方式,將印在展柜玻璃上的建筑結構名稱與模型實物對應展示,更加清晰的向游客市民展示了祈年殿的內部結構。
“祈年殿展”共包括祈谷歷史、藝術特征、明清大典、晚清至今的修繕以及非遺傳承5個部分。在這里既可以欣賞到歷代明堂建筑模型,又可以在動態的日晷中了解到明清祈谷大典在各個時間段的議程內容,還可以在精心設計的小互動中探究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天壇祈年殿焚毀前及修繕后的變化。展廳內天壇視頻資料的數字化展示,也為游客帶來了更直觀、更科技化的觀展體驗。
除了“祈年殿展”,天壇公園還根據有關“大駕鹵簿儀仗”的歷史記載,在丹陛橋兩側陳列了大駕鹵簿儀仗道具百余件,再現中國傳統祭祀盛典的恢宏氣勢。這個春節,游客們可以到天壇趕赴一場古今碰撞的文化之旅。
此外,從初一到正月十五,天壇公園會陸續上線科普文化課堂、宮廷音樂展演等8個場次的主題線上活動,陪伴大家樂享春節假期。市民游客可關注“天壇公園”新浪微博、“天壇”官方抖音平臺了解更多內容,與天壇云端相約,一起過年。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