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獨居老人在家摔倒后,社區迅速上門接力救助;老人出院后,社區“老年互助社”的鄰居又接力照顧——這樣溫暖的故事在海淀永定路街道六街坊社區上演著。
“我不小心摔倒了,家里沒人,你們能來幫我一下嗎?”春節前,六街坊社區一位81歲的獨居老人不慎在家中摔倒。接到老人的電話求助后,社區副書記劉東博立即帶社區工作人員和社區醫院的醫生趕往老人家中。到達現場后,幾人發現老人的家門反鎖著,老人的子女因身在外地無法立即趕來。情急之下,在取得老人家屬同意后,劉東博聯系了開鎖師傅,開鎖后緊急入戶搶救。醫生為老人進行了檢查,并做了緊急處理;社區工作人員撥打了120,同時將老人的情況告知其子女。待120趕到后,工作人員又將老人護送到醫院,并與家屬做好交接才離開。
幾天后老人出院了,但老人的子女因工作原因還無法返京。擔心老人出院后獨自一人生活有困難,在與社區溝通后,子女打算為老人請一名護工,照顧老人的起居生活。但由于臨近春節,一時無法找到護工,這讓一家人犯了難。
此時,社區書記彭玉玲想到了社區的“老年互助社”,希望他們能為老人“搭把手”,在特殊時期讓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聽聞老人情況后,互助社成員李桂云首先站出來:“沒問題,我每天做完飯給老人送過去。家里添雙筷子的事兒,誰家都有個困難,咱們互相幫助就挺過去了。”
“成員間可以輪流照顧,誰家有事兒,其他人就頂上,也可以排個班兒。”經過成員們討論,互助社成立了照料老人的小組,每天輪流上門探望老人,為老人送飯,幫老人打掃衛生,隨時關注他的身體情況,直到3天后找到了護工。
“太謝謝這些熱心的叔叔阿姨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了,幫我們一家解決了大麻煩,現在護工找到了,等我回北京,一定好好感謝他們。”老人的子女感激地說。
其實,這樣的暖心事在六街坊社區時有發生。社區里的“老年互助社”是2011年由社區居委會牽頭、居民自發成立的組織,成員平均年齡68歲,通過“以老助老”的形式,為社區里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幫助。在“老年互助社”成立10年時,六街坊社區入選為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互助社的成員們也已經成為參與社區治理的中堅力量。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