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腎萎縮?
腎萎縮是指各種原因導致腎單位喪失或腎臟血供不足,導致腎臟體積縮小、生理功能降低的一種病理解剖現象,常見于多種急慢性腎臟病的終末期、腎動脈狹窄、腎臟發育不良等疾病。
可見于任何年齡人群,我國以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最多見,其次為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動脈炎等。
病因包括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血管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和結締組織疾病腎損害、感染性腎損害及先天性和遺傳性腎臟疾病等多種疾病。
患者常有腎臟原發疾病病史。典型癥狀:血尿、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腰痛。其他癥狀:食欲缺乏、惡心、嘔吐、黑便、貧血、呼吸困難、皮膚瘙癢、四肢無力、全身疼痛等。
腎萎縮的治療包括一般治療、病因治療、對癥治療以及腎臟替代治療等,其中病因治療是關鍵。
腎萎縮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致全身多系統受損,可發生高鉀血癥、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致死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病因不同治療后效果不同,部分可延緩疾病進展、不可治愈。
關鍵詞: 什么是腎萎縮 有哪些癥狀 怎么治療 多種急慢性腎臟病的終末期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