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隨著立春節氣的到來,北京市屬公園冰場和水務系統開放的5處天然河湖冰場將陸續關閉。氣溫回升,正規冰場尚且不再適宜開放運營,何況缺乏維護和監管的“野冰場”。記者2月5日走訪部分冰場發現,仍有市民不顧危險在“野冰”上活動,甚至有市民天黑之后仍然上冰“滑野冰”。
(資料圖)
本市近幾日天氣晴暖,最高氣溫維持在7到9攝氏度之間。今天最高氣溫為7攝氏度,今天也是水務系統5處天然河湖冰場關閉后的首日,午后1點多,記者先后來到其中的兩處:位于豐臺區的曉月湖冰場和位于石景山區的蓮石湖冰場。
在曉月湖冰場,冰上已空無一人,滑冰車等滑冰器具停放在岸邊。然而,當記者離開冰場往南走約500米,在盧溝新橋下的冰面,仍有陸陸續續而來的市民在“滑野冰”、冰上遛狗、行走,或在岸邊“野釣”。有家長拗不過孩子的央求,帶著孩子上冰小心翼翼地試探,不知他們是否看到,不遠處的橋下已有大面積的融化水域,嬉戲的野鴨正在“試水暖”。
在蓮石湖冰場,附近的雪上項目仍在運營,但冰場已關閉。冰場岸邊的冰層融化破裂,露出水面,顯然已不適合滑冰。好在冰場沿岸拉著警戒線、設有警示牌,并且有專人看管,無市民涉險上冰,然而孩子對滑冰的熱情不減——岸邊一處人造水池內,一群孩子在冰上玩耍。
位于東城區的南護城河冰面融化程度更為嚴重。下午3點半多,不少市民在河岸的健身步道散步、運動,護城河的水面區域已經比冰面多,僅剩的冰面也肉眼可見不結實。正因此,“滑野冰”已不可能,但冬泳愛好者并未受影響,依舊不懼寒冷,勇敢下水。
“寫著禁止滑冰,怎么還有人滑冰?”在朝陽區的馬家灣濕地公園,一名年輕女子一邊看著岸邊的警示牌發問,一邊和朋友上了冰。下午近5點,記者來到此地的“野冰場”時,仍然一派熱鬧景象,不僅不斷有人上冰,冰上的家長和孩子也玩得不亦樂乎。
一個多月前,馬家灣濕地公園的一處橋下曾發生兩人冰上落水的驚險事件,好在熱心市民及時出手相救,才撿回了性命。記者今天在事發地看到,雖然拉上了警戒線,但在幾米開外,就有租賃滑冰車的攤販,每每有市民上冰,他們都會熱情招攬:“滑冰車需要嗎?”
一位在岸邊散步的大爺告訴記者,不要看冰層的厚度好像沒變薄,但其內在已發生了變化,“天氣冷,冰層是橫著長的,但天暖和了,冰層就豎著長了,一掰就碎,變酥了。”
傍晚5點半,天色已晚,馬家灣濕地公園冰面上仍有二三十人在滑冰。就在記者將要離開時,一對父母不顧天黑,一人領著孩子,一人夾著滑冰車匆匆上了冰。
天黑上冰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危險是,此處冰面面積大,一旦在人少處遇險,恐難很快找來救援者。
本市水務、園林綠化、應急消防等多部門都曾多次呼吁市民不要“滑野冰”,這背后有著多起血淋淋的意外事件。如今天氣轉暖,冰層加速融化,冰面厚度不一,缺乏維護和監管的“野冰場”存在更大的安全風險,請廣大市民前往還在開放的正規冰場娛樂,切勿“滑野冰”,確保人身安全。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