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P商場六層,粵菜餐廳——北京廚房俘獲了萬千食客,入選2023年黑珍珠餐廳指南。“四年前,我們的首店在大望路開張。”領獎當日,餐廳主理人古志輝在朋友圈這樣寫道:“選址朝陽是因為這里非常時尚,有濃厚的商業氛圍。”
“食不厭精。”近年來,以黑珍珠、米其林為代表的精致餐飲被更多人認識和接受。數據顯示,京城過半的上榜餐廳扎堆兒朝陽區。
人間煙火,相聚在方寸餐桌。透過精致餐飲榜單,能夠看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能看到一個充滿活力和韌性的朝陽。
(資料圖片)
上榜餐廳全國各區第一
上周,2023黑珍珠餐廳指南發布,朝陽區上榜餐廳數量達26家,居全國各區第一,占京城上榜餐廳總量的68%,超過了成都、廣州、杭州、深圳等城市。去年底發布的2023北京米其林指南共收錄36家星級餐廳,其中21家位于朝陽。
高端餐飲為什么紛紛擇址朝陽?人們或許能從古志輝的經歷中讀到答案。
作為粵菜名廚,古師傅曾在中國香港、日本東京工作多年,并于2009年來到北京,任麗思卡爾頓酒店玉餐廳的行政總廚。“朝陽區非常繁華、開放,北京CBD能夠媲美國內外的很多商務中心區。”古志輝說。玉餐廳所在的華貿中心,恰是CBD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綜合體,這里有三棟超甲級寫字樓,德意志銀行、強生、特斯拉等200余家知名企業入駐。
所以,當古師傅決定自己開一家餐廳時,他并沒有為選址而過多糾結——他的餐廳依舊開在華貿中心,并選擇了最知名的商場SKP。
越是經濟發達、商業活躍的地方,就越能吸引精致餐飲落戶。去年,朝陽區稅收過億元樓宇達121座,過50億元樓宇達3座。
菜系覆蓋五大洲
葉昕的餐廳今年也上榜“黑珍珠”。三年前,她和先生為自己的法餐廳選址時,曾考察過北京很多商圈。“后來,我們一眼就看中了麗都。”葉昕說,“那里從容安靜,跟我們餐廳的調性很搭,周邊也有不少國際餐飲。”
葉昕的感受相當準確。盡管那時她并不知道,早在40多年前,本市的第一個涉外商圈就在麗都。
“國際化”的烙印始終伴隨朝陽。上世紀50年代,幾大使館區先后落戶建外、三里屯、亮馬橋一帶,高端酒店、涉外小區也隨之落地生根,都為高端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這里依然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去年全區新設外資企業424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增至145家,占全市70%以上。
國際美食版圖與使館區幾乎重合。目前,朝陽區的國際美食餐廳數量達3664家,涵蓋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以三里屯為例,這里不僅坐落著多國駐華使館和商會,更擁有了“潮流風向標”的美譽,足足擁有9顆“黑珍珠”,覆蓋日本菜、北歐菜、意大利菜、本幫菜、北京菜等。
建設“美食之城”
商業不是孤零零的,它總是與周邊的產業、景觀、交通相生共榮。
2020年秋,麗都商圈完成升級改造。封閉的防護林被打開,植入城市綠道和街邊公園,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來這兒信步徜徉。打那之后,葉昕的餐廳迎來了更多客人。除了麗都,國貿、華貿、望京小街等商圈,近年來都陸續開展了交通和環境治理。
讓餐廳安心經營,給消費者提供多元消費場景,是朝陽區建設“美食之城”的重要工作。“就拿亮馬河來說,80萬平方米的國際風情水岸亮相之后,大家可以在河畔品嘗美食。”朝陽區商務局局長劉佳介紹,新的消費場景給河畔商業帶來了更多人氣兒。未來,朝陽區將發揮四季酒店、麗思卡爾頓酒店、國貿大飯店等涉外飯店的品牌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其國際美食到特色商圈開設分店。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全面恢復。“粵菜對食材的季節性要求很高,一些食材為了保持口感需要從香港直接運到,現在,我們食材的運輸成本將更低。”古志輝說,“餐飲市場會越來越好,我們充滿了信心。”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