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京市疾控中心2月27日通報:目前,本市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絕對優勢,占比99%。今年的甲流較常年來得“猛”一些嗎?哪些人群是甲流的“重點人群”?記者就此采訪了市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長張代濤。
1、今年的甲流要比常年來得“猛”一些嗎?
張代濤:本市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上周流感樣病例數量較2019年同期水平上升78%。目前的流行強度要低于2018-2019年流行季在12月份的流感高峰水平,未來流感流行趨勢仍需進一步觀察。
2、今年的甲流高峰,為何來得“晚一些”?
張代濤:流感的流行有自己的特點,一般會在當年的12月份出現流行高峰后下降,但在來年的春天疫情收尾前通常會再次出現小的波動。
今年情況較為特殊。既往3年流感流行強度較低,人群感染率低的同時,人群的免疫水平也較低。伴隨著全市大中小學生開學,人群流動性增加,聚集活動頻繁,流感疫情活動強度也出現了明顯的上升。
3、哪些人群,是流感的“重點人群”,尤其應該做好防護?
張代濤:5歲以下兒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或體質虛弱者是季節性流感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后更易發生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癥。這類人群在做好日常預防保護措施之外,一旦出現發熱,伴畏寒、寒戰等全身癥狀,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病情出現進行性加重,應及時就醫。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