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伙伴們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聯想怎么樣(聯想電腦最近怎么了)方面的一些說法,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聯想怎么樣(聯想電腦最近怎么了)的相關內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慶假期前一天,上交所官網顯示,聯想集團科技創新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但8天后的10月8日,僅過了一個交易日,聯想就宣布申請撤回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上交所決定終止其科創板上市審核。
對于聯想終止在科創板上市的原因,一度眾說紛紜。或許是為了打壓外界猜測,聯想在10日晚間發布公告,解釋考慮到公司業務的規模和復雜性,招股書中的財務可能在申請審核過程中到期;同時,在審慎考慮發行、上市等最新資本市場相關情況后,我們決定撤回上市申請。
但是,這個理由并不能說服外界。有業內人士指出,聯想本身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因此這一遺漏不太可能。一般認為,聯想與科創板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這可能是其退出上市申請的主要原因。
艾媒咨詢集團創始人兼CEO張毅認為,從聯想目前的經營特點來看,其貿易屬性遠強于其屬性,因此是否適合科創板定位將存在爭議。
“從對科創板的布局來看,我們還是希望向以技術研發為主的戰略性新興方向發展,但從聯想的R&D費用來看,總體來看還是很低的。”張毅進一步解釋道。
聯想已經回歸A計劃,表示上市后將加強國內外市場的聯系。
早在今年1月,聯想重返科創板二次上市的計劃就被披露。
當時,聯想集團宣布已向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公告,董事會已批準可能發行存托憑證(cdr),并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技創新板申請cdr上市及交易的初步建議。
聯想表示,擬通過發行新普通股的方式登陸科創板,新普通股占公司擴大后普通股總數的比例不超過10%。公司募集的資金將用于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相關產業的戰略投資,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表示:“重回a股上市計劃,有助于加強公司戰略與蓬勃發展的國內資本市場的緊密聯系,提升內地投資者投資聯想的便利性,進一步釋放聯想價值。”
得益于去科創板的利好消息,聯想股價開盤即大幅上漲,盤中一度觸及9.42港元/股的最高點,漲幅達16.27%。截至1月12日午間收盤,聯想股價報9.1港元/股,市值1096億港元。據悉,這是聯想集團自2015年以來,時隔5年再次進入“百億俱樂部”。
今年8月,在聯想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會上,楊再次表示,重回科創板有助于聯想加強國際國內市場的緊密聯系,最大限度發揮兩個市場的協同效應。
同時,楊認為,利用國內資本市場力量,可以增強聯想集團資本結構的多元化優化,增強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資金實力,有助于公司為科技產業創新突破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9月中旬,證監會發布《關于擴大紅籌企業在華上市試點范圍的公告》,宣布將在科創板沖刺聯想,成為紅籌上市公司以CDR形式回A的“第一單”。
但是,現在聯想科技創新板上市之旅緊急“剎車”,以CDR形式回歸A的第一筆記錄可能要花在別處了。
資產負債率高達90.5%,聯想聲稱撤回申請不會影響財務狀況。
在聯想宣布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后,外界猜測這可能與其高負債率有關。
招股書顯示,近三個會計年度,聯想集團資產負債率分別達到86.34%、87.37%和90.5%,并呈持續上升趨勢。流量比為0.82倍、0.81倍和0.85倍;速動比分別為0.66倍、0.59倍和0.62倍。
聯想表示,公司流動負債占比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負債及其他應付賬款和預提費用占比相對較大,公司債務結構與公司資產結構和實際經營狀況一致。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健康狀況的重要財務指標。高資產負債率意味著聯想的償債能力在下降,財務風險相對較高。當現金流不足時,資金鏈可能會斷裂。
據記者了解,業內普遍認為,資產負債率的合適水平在40%-60%之間,70%的資產負債率稱為警戒線,而90%以上的聯想負債率則遠高于警戒線。
與招股書上市的同類公司相比,聯想的資產負債率高于小米集團和Inspur Information,僅略低于惠普。據此前媒體統計,聯想2020/21財年資產負債率較計算機行業平均水平高出34.81個百分點。
“90%的負債率在消費電子企業中非常少見。這是房地產公司或激進的M&A公司的債務水平。”一位金融分析師表示。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對于資產負債率過高的企業,如果銷售端出現問題,整個公司的財務風險會大大提高。因此,建議聯想提高警惕,謹慎使用杠桿。
對于終止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原因,聯想解釋稱,提交上市申請材料后,考慮到公司業務的規模和復雜性,招股書中的財務可能在申請審核過程中到期失效。同時,在審慎考慮發行、上市等最新資本市場相關情況后,我們決定撤回上市申請。
至于撤回申請對公司的影響,聯想在公告中回應稱,公司目前業務經營狀況良好,撤回申請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R&D約占3%,科技的屬性和成長性受到質疑空
根據聯想提交的招股書,此次公司計劃募集資金100億元,由CICC作為保薦人,高盛證券和中信證券作為聯合主承銷商。聯想計劃將本次募集資金的55%用于新基建項目,包括云網融合、行業數字化智能解決方案項目和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及應用項目,10%用于產業戰略投資項目,35%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但提交IPO申請后,只經歷了一個交易日。因保薦機構聯想集團和CICC分別提交了撤回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上交所根據相關規定終止了對聯想集團的科創板上市審核。
聯想在科創板的“一日游”,創造了科創板IPO從申請到終止行程最短的記錄。首先,對于聯想終止上市的原因,市場上存在不同意見。除了資產負債率高,聯想在R&D的投資相對較低,這也引起外界對其科技屬性的質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聯想上市審核被終止,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創板審核的嚴格基調沒有改變。一方面,更嚴格的審計關系到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另一方面,也說明政策有意引導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目前,科創板最突出的標簽是企業的“科技創新”屬性。然而,根據聯想的財務報告,其在R&D的投資相對較低。
近三個財年,聯想在R&D的投資分別為102.03億元、115.17億元和120.38億元。各期總收入占比分別為2.98%、3.27%和2.92%。小米集團和Inspur Information的R&D費用占營收的比例高于聯想。
據上交所此前統計,今年上半年,科創板公司持續加大R&D投資,R&D投資總額達254.03億元,平均占營收的14%,研究人員數量也位居a股上市公司前列。
“上交所多次強調,保薦機構要保證硬科技質量,做好科技屬性驗證,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聯想的科技屬性受到質疑,這可能是終止上市的原因之一。”上述分析師表示。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聯想的主要收入來源于電腦生產制造業務,類似于原材料加工業務。但由于核心部件缺乏R&D能力,聯想仍處于下游廠商的地位。
整體來看,上游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在產業鏈上仍有話語權,因此聯想的議價能力較弱。從這個角度來看,聯想未來的增長空可能是有限的。
本文來自藍鯨財經。
關鍵詞: 聯想電腦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