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起,首都的綠隔公園將變得更加生機盎然。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本市已啟動綠隔地區公園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至2025年間將提升改造20處公園,為30個公園組建養護管理專家團隊,因地制宜劃定20處自然帶。
首都北京被兩道蔥郁的綠化隔離帶環抱,這兩道綠隔發揮著控制城市發展規模、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其中,四環與五環路之間的“一綠”已基本實現閉環,六環路附近的“二綠”也在加速建設,總計已有百余處綠隔公園向市民開放。
近年來,本市不斷推動園林綠化向高質量發展,市民游客對游園品質的需求也更高。“通過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我們要探索科學的養護和管理方法,讓綠隔公園發揮出更多的生態和惠民功能。”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創新管理模式上,綠隔公園將組建以區或鄉鎮為主體的新型集體林場,邀請部分有專業技術和社會責任感的市民,參與到公園的監督管理中,聘任其為名譽園長。在10個公園探索“雙園長”管理模式,為30個公園組建養護管理專家團隊。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綠隔公園還將劃定20處自然帶。一道綠隔公園自然帶面積不小于10%,二道綠隔地區公園自然帶面積不小于20%。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劃定自然帶是為了減少人為擾動、促進自然演替,給野生動植物創造自由棲息的空間。“自然帶好比喧囂都市中的一片荒野。它們鑲嵌在公園中,面積相對較大且擁有良好的連通性,將為動物提供棲息空間和食物資源。”同時,綠隔公園還將補植食源、蜜源植物,建本杰士堆和小微濕地。在18個綠隔公園開展林分結構調整,減少30%面積的冷季型草坪,同時實施“沃土工程”,枯枝落葉就地變為肥料,化作春泥更護花。
部分建設時間較早的綠隔公園,面臨設施陳舊等問題。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將對20處綠隔地區公園進行功能改造提升,如東壩郊野公園、京城森林公園、京城槐園、將府公園、八家郊野公園、樹村郊野公園、丹青圃公園。具體改造措施包括統一綠隔公園牌示、維修破損路面、增加健身游憩設施等。綠隔地區還將再新建10處郊野公園,包括朝來、回龍觀、未來科學城等,讓“翡翠項鏈”更完整。
公園不光要建起來,還得養得好、能持續。本市將探索綠隔公園的經營管理,加強保護利用。宣傳推廣溫榆河“以園養園”的經營管理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公園引入第三方經營,引入森林+教育、森林+健康、森林+運動、森林+閱讀等多樣性生活消費場景,建設各具特色的森林體驗、森林康養、自然教育基地10處,推進公園新經濟、新消費場景發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