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伙伴們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松花江污染事件_2019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方面的一些說法,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松花江污染事件_2019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的相關內容。
松花江污染事件(2019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松花江畔,美麗的太陽島郁郁蔥蔥,綠樹紅瓦,風景如畫。夕陽西下,小船穿梭在河面上,一輪紅日照耀在松花江上。六月的松花江像一條巨龍,蜿蜒匍匐在古老的土地上,緩緩流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夏天,中央環保督察風暴來襲。生態部、住建部2018年啟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督查。6月20日,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第31督查組進駐黑龍江省,為期半個月的督查正式啟動。
根據安排,6月20日至7月4日,專項督查組將重點督查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注重源頭控制、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生態修復等措施的落實,結合群眾感官體驗綜合評價黑臭水體整治效果。在督查組進駐的短短24小時內,督查組進駐期間設立的專門舉報 *** 就接到了多起關于哈爾濱何家溝黑臭水污染的舉報。
“道里區何家溝附近的生活小區,居民直接把生活污水排到何家溝,臭氣熏天。這里有13個排污口。”
“道里區何家溝出口進來的水是污水,很難聞,特別是下雨的時候。”
“道里區何家溝(友誼西路進入松花江段)排水又臟又臭,塑料袋漂浮,各種污物。”
……
密集的群眾舉報引起了督查組的注意,督查組立即向道里區何家溝部署行動,一條“大魚”浮出水面。
哈爾濱道里區何家溝進入松花江口,黑臭的水流入松花江。(魏昱攝)
何家溝和松花江交匯處臭氣熏天。(魏昱攝)
何家溝進入松花江口的景觀棧橋,垃圾堆積,黑臭水堆積。(魏昱攝)
中國七大河流之一的松花江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流域面積55.72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762億立方米。松花江是哈爾濱的飲用水源,也是哈爾濱的母親河。如今,又黑又臭的水就像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毒瘤炸彈,悄然流入松花江。
督查組在松花江入海口何家溝進行黑臭水體監測采樣。(魏昱攝)
何家溝位于哈爾濱市西部,是松花江一級支流,由東河溝、西河溝和干流三段組成。河流全長32.59公里。穿越方平、香坊、南崗、道里四個行政區后進入松花江,主要承擔沿線125平方公里的泄洪排澇功能。
檢查組根據群眾舉報信息,部署全體人員,沿何家溝上游進行突擊檢查。首先去何家溝考察松花江入口,對何家溝至松花江入口及上游約3公里康安橋附近的水質進行了監測。氨氮濃度為18.4毫克/升和36.8毫克/升,透明度為3厘米和10厘米,化學需氧量為349毫克/升和249毫克/升,溶解氧分別為3.55毫克/升和1.42毫克/升。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污染程度分級標準,判定該段水體為重度黑臭。尷尬的是,在離康安路1公里不到的距離內,河口向上3公里,隔著何家溝橋天鵝小區,5個排水口都在排著黑臭的水。
哈爾濱市康安路過何家溝橋1公里范圍內,5個出水口正在排放黑臭的水。衛星圖,紅點是正在排放污水的排放口。(檢查組供圖)
更讓人吃驚的是,在檢查現場發現了一塊橡膠藍布,用來堵住一個很大的排污口。管理
支票
一群執法人員揭開這塊“遮羞布”,發現黑臭的水竟然直排松花江一級支流何家溝。當帶著泡沫和惡臭的廢水隨著排水管進入何家溝,河水變色。
檢查人員在何家溝沿岸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排污口,上面蓋著藍色的橡膠布。(檢查組供圖)
掀開防空洞,發現廢水直排,水體發黑發臭。(檢查組供圖)
黑臭嚴重的康安路,穿過何家溝大橋水域,河堤上淤泥堆積,河水黑臭。(魏昱攝)
在天鵝灣小區附近的何家溝沿岸排污口,河水黑臭,水面漂浮著油花,蚊蟲聚集。(魏昱攝)
天鵝灣小區附近的何家溝沿岸排污口漂浮著垃圾,河水又黑又臭。(魏昱攝)
當檢查人員在排污口密集區對黑臭水體進行監測采樣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污水滾滾的排污口突然斷流,短短20分鐘內該河段水位明顯下降。
天鵝灣小區附近何家溝沿線排污口突然斷流,20分鐘內排污口對比圖。(魏昱攝)
被藍色橡膠布堵住的大型排污口也在短短20分鐘內突然斷電。(檢查組供圖)
短短20分鐘,為什么又黑又臭的水從排污口滾出來,水流戛然而止?督查組馬上警覺起來,督查組負責人馬上說地方利益交織。對于黑臭水體的直排,我們要堅決“零容忍”,要奮勇作戰,一查到底,拔掉嚴重危害松花江的“毒瘤”。
天鵝灣小區附近的大型排污口突然停止排水。水位下降期間,監測人員迅速在何家溝黑臭水直排口取樣。(檢查組供圖)
根據采樣監測,道里區何家溝天鵝灣小區附近兩個排污口水質情況如下:康安大橋南瀑壩下大排污口,化學需氧量319 mg/L,氨氮27mg/L;劍橋的排污口化學需氧量為234毫克/升,氨氮為37.4毫克/升,超過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3-7倍。督查組接到群眾舉報的何家溝13個排污口。督查組沿河檢查后發現,何家溝天鵝灣小區至松花江入口段3公里范圍內有13個排污口。群眾舉報的情況屬實。
人民網記者查閱《哈爾濱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自查報告》發現,哈爾濱市道里區何家溝早在2016年就有群眾舉報。雖然治理了,但是截污工程沒有落實到位,黑臭現象依然存在。幾年來,當地群眾多次舉報,但當地 *** 并未將該河納入此次整治范圍。如今,何家溝天鵝灣小區至松花江入口多處公然直排黑臭水污染松花江,同時產生惡臭,污染兩岸周邊空氣體,周邊居民紛紛表示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此外,人民網記者在何家溝天鵝社區排污口附近,發現了工農街道辦事處天鵝灣社區的河長公示牌。 *** 聯系后,對方稱聯系人已于5月8日調離其工作單位,河長公示牌尚未更新,并告知其社區值班 *** 。多次撥打都打不通,當地河長制度不到位,公示牌形同虛設。
(生態環境部供圖)
《2016年哈爾濱市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作為哈爾濱的母親河,松花江哈爾濱段總體水質優良,符合ⅲ類標準。環境監測部門檢測,何家溝(松花江入口)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分別為349mg/l和18.4mg/l,分別是地表水ⅴ類標準的8.7倍和9.2倍,與生活污水水質相同。黑水直接排入哈爾濱的水源地,向美麗的松花江投下了毒瘤彈。緩緩流動的江面下,隨時爆發著一股暗流。
“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在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兩年前,國務院發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了治理城市黑臭河流的目標。
根據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信息發布平臺,截至目前,全國已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100處,其中已整改1745處,正在治理264處,正在制定方案91處。
據悉,此次,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啟動了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第三批被督導的省(區)是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城市黑臭水處理的“大考”仍在繼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