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史前巨型企鵝化石_新西蘭發現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史前巨型企鵝化石(在新西蘭發現的史前巨型企鵝化石)
一名業余古生物學家在新西蘭南島挖掘出一塊腿骨化石。根據鑒定,這根腿骨屬于一只只有一人高的巨型企鵝。
(相關資料圖)
據英國《衛報》8月14日報道,這只企鵝名為Crossvallia waiparensis,高1.6米,重80公斤。它比現存更大的已知企鵝帝企鵝重4倍,高40厘米。
這只企鵝現在加入了“巨型但已滅絕的新西蘭鳥類”系列,其中包括世界上更大的鸚鵡、翼展三米的鷹、3.6米高的恐鳥和其他巨型企鵝。
威帕拉的業余古生物學家利·洛夫(Leigh Love)發現了這塊骨化石后,這塊腿骨化石被克賴斯特徹奇的坎特伯雷博物館(Canterbury Museum)和法蘭克福的森肯堡自然歷史博物館(Senckenberg 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研究團隊認定為新發現。
坎特伯雷博物館自然歷史館長Vanesa De Pietri博士表示,來自古新世的第二只巨型企鵝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古代企鵝的巨大規模。“這進一步加強了我們的理論,即企鵝在進化的早期階段達到了巨大的體型,”她說。目前普遍認為,巨型企鵝在古新世(66至56億年前)快速進化。
這塊企鵝化石是在懷帕拉河附近的一個懸崖上發現的,是目前在那里發現的化石中的第五個古企鵝物種。據研究人員稱,企鵝的腿骨表明,與現代企鵝相比,它的腳在游泳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為什么巨型企鵝會在數百萬年前從海洋中消失,這可能與海豹和齒鯨等大型海洋競爭對手的到來有關。
此次發現的新物種與2000年在南極洲發現的另一種史前巨型企鵝Crossvallia Unienwillia的骨骼化石相似。坎特伯雷博物館自然歷史高級館長保羅·斯科菲爾德博士分析說,在新西蘭和南極洲發現了密切相關的物種,這表明了現在被海洋分隔的陸地之間的聯系。
他補充說:“當十字花科物種幸存下來時,新西蘭和南極洲與現在完全不同——南極洲被森林覆蓋,而且這兩個地方的氣候都更溫暖。”在恐龍消失后,大型海洋爬行動物也從南半球的水域中消失了,當時的南半球比今天溫暖得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