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頭上戴幘,袒胸露腹,著褲赤足,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27日晚,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秦漢單元的明星文物——擊鼓說唱俑登上國博劇場的舞臺,帶觀眾穿越到兩千年前的東漢。
舞臺上,兩千年前生活在成都平原錦江之畔的“俳優”們通過三個場景、四個場面,娓娓講述了數十年的光陰故事,生動再現生活在漢代社會底層藝人的生命起伏。
兩千多歲的“擊鼓說唱俑”重回故地,卻帶著現代的“手藝”。演出過程中,觀眾可以欣賞到眼花繚亂的市井百戲,看到正襟危坐的朝堂激辯,了解傳統的雜耍、說唱、戲曲等表演藝術,還可以聽到歌劇、音樂、舞蹈、相聲、說唱等。觀眾李女士說:“讓兩千年前的說唱俑與今天的音樂,特別是‘說唱’,跨時空呼應,很難得!孩子看得很開心!”
這部原創文物活化舞臺劇《盛世歡歌》由國博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共同出品。“通過館校合作,跨界融合開發文物活化舞臺劇是創新展覽展示,推動文物活化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盛世歡歌》是我們文物舞臺活化的首次嘗試。”國博館藏文物活化工程領導小組負責人說,《盛世歡歌》活態創演的特色,恰恰在于“融”和“趣”。既有古老與年輕的交融,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也有文博與教育的交融,以及各種藝術手法的交融。同時,抓住了說唱俑最大的本領——有趣喜樂,無論個人經歷如何起伏,始終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把快樂帶給觀眾。
國博表示,今后將立足豐富館藏,發掘其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和時代價值,聯合藝術院團、高等院校等深度融合創新,推出更多、更精彩的文物活化舞臺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