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全國地震帶分布圖_中國主要的「地震帶」 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全國地震帶分布圖_中國主要的「地震帶」 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中國主要地震帶)
受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中國地震帶十分發育。自20世紀以來,中國發生了800多次6級以上地震,
(相關資料圖)
主要火山和地震帶分布如下圖所示,其中較大的火山群有五大連池、長白山天池和卡爾達希,較大的地震帶有西北地震帶、華北地震帶、南北地震帶、喜馬拉雅地震帶、滇西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
圖1中國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
2.地震的原因
地震資源 *** 中有許多可能的誘發因素,因此地震可分為五類:
①構造地震和地殼運動時,各板塊相互擠壓,使巖層受力變形,造成地殼薄弱部位斷裂、錯動;②火山地震,火山噴發噴出地面引起的震動;(3)塌陷地震、洞穴塌陷或礦頂塌陷引起的地面振動;④誘發地震;水庫蓄水引起的地震;等等。⑤人工地震、 *** 爆炸、地下核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圖2地震示意圖
由板塊運動引起的構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世界上有六大板塊,它們之間主要有兩種邊界:①生長邊界,即兩個板塊相距較遠,產生海脊、斷層和新的海洋(紅海逐漸擴大);②滅絕邊界,即兩個板塊相互擠壓,產生山脈、海溝、火山和地震帶。世界六大板塊的邊界如下圖所示。其中,中國地處亞歐板塊,受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擠壓,火山和地震頻發。
圖3世界六大板塊分布圖
3.地震的危險
地震發生時,能量會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釋放,使地表產生振動,引發地表建筑物倒塌、滑坡、崩塌、地裂縫、海嘯等自然災害,還可能引發火災、洪水、有毒氣體泄漏等次生災害。
圖4地震引起的地裂縫
4.地震臺網振動的特征。
地震波由震源產生,并迅速向四周傳播。地震波分為橫波(P)、縱波(S)和面波(L),其中縱波傳播速度最快,橫波次之。所以地震發生時,地表建筑物往往是先上下晃動,再左右晃動。
圖5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
5.地震時如何逃生?
從地震開始到建筑物受損,平均時間只有12秒。發生地震時,可以選擇以下逃生方式:
①在平房或低樓層,可以迅速跑到室外開闊地帶,遠離房屋等建筑;
②在高層建筑中,不要乘坐電梯。應迅速躲在盥洗室、桌子、床下,之一次地震后迅速撤離,防止強烈余震;
③在學校、電影院等人員密集的地方,不要驚慌,躲在附近的角落、桌椅下;
④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關掉電源和煤氣。
關鍵詞: 分布圖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