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汽車的安全性_淺談汽車的安全性 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汽車的安全性_淺談汽車的安全性 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汽車安全(論汽車安全)
(資料圖片)
如果車輛不耐撞,說明車輛不安全?這種想法好像很多朋友都有過。他們認為,只要一有碰撞,車頭就嚴重斷裂,肯定是不安全的。如果車頭沒了,車里的乘客哪里能安全?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認知,一種錯誤的慣性思維;其實一輛車安全與否和它的耐撞性沒有關系。汽車的安全性是針對人的,耐撞性是針對車的。不管汽車是否耐撞,只要車上的乘客能在碰撞中幸存,那么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汽車是安全的。至于耐撞性,可能只體現在修車方面;不耐撞,車輛受損更嚴重,所以保養費用肯定更多,所以這可能是讓很多朋友無奈的地方。。。
碰撞時,安全的關鍵在于車身的變形。
很多朋友都在說日系車不耐撞,不安全;其實大部分日系車都不是很耐撞。這種觀點沒有錯,但不代表日系車不安全。在安全性的比較上,首先要保證同等水平??梢哉f,同級別的五大車相比,不存在誰安全誰不安全的問題。雖然每年都會有各種機構進行安全測試,各種排名。不過這個排名只是作為一個相對的參考。其實之一名和最后一名沒有太大區別。就好比一個100分的好學生,但是一個95分的好學生?因為也是重點學校,一般成績都比較高,結果是100分到95分之間有100個名額,所以有時候考試排名確實有高有低,但是排名并不能最直觀的反映實際的安全。。。
薄厚皮對安全沒有影響。
這輛車很薄,耐撞。影響安全嗎?
用鋼板的厚度來判斷汽車的安全性,其實是一種過時的判斷方式?,F在全世界的車企都在忙著減重,太厚的鋼板不僅不能保證安全,還會導致油耗更高;現在對汽車安全性的理解是通過結構保證強度,從而減少金屬用量,最終獲得理想的燃油經濟性;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層鋼板彎曲幾次,其強度甚至大于五層鋼板。既然一層鋼板可以通過不同的結構獲得更大的強度,那么有必要使用五層鋼板嗎?所以現在的汽車用料越來越少。除了一些關鍵部位,其余地方都以減重為主,導致很多車耐撞(不只是日系)。。。
平時很多朋友喜歡以皮厚來判斷車輛的安全性?其實這種判斷是沒有依據的。因為車輛的蒙皮覆蓋在車輛表面,為了美觀,減少風阻,沒辦法彎幾次才能獲得更大的強度。所以車輛的蒙皮再厚,也沒有辦法承受更大的沖擊力。即使把蒙皮做得和膠合板一樣厚,遇到足夠大的沖擊也會迅速變形坍塌,因為它不具備承受沖擊的結構。既然蒙皮的厚度影響不了安全性,那么在碰撞過程中就簡單的把它當成受害者,但是真正影響安全性的是車身的強度,也就是車身(駕駛艙)在碰撞過程中是否不會大幅度變形。無論車頭受損有多嚴重,只要駕駛室沒有嚴重變形,車內人員的生還概率都會很高。
高強度鋼應用于汽車車架的位置
如上圖所示,這是整個車身采用高強度材料的部分。目的是更大限度的保證駕駛室在碰撞過程中不會過度變形,保證乘客不會受到傷害,或者提供足夠的空空間供逃生。碰撞會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駕駛室嚴重變形,直接壓死車內人員;要么是駕駛室變形較大,導致車門打不開,車輛起火燒傷車內乘員;所以車身的強度是最重要的。除了上圖中的位置,其余的幾乎不會對碰撞時的安全性產生任何影響,所以金屬的用量必然會大大減少,造成現在的車輛不耐碰撞的結果?,F在的車,只要碰撞稍微猛烈一點,車頭的損傷必然非常嚴重??雌饋碥嚭艽嗳?,但這只是我們通過肉眼的判斷。其實真正影響安全性的是車身的強度。。。
整體碳纖維體
現在所有主機廠對車輛安全的理解都是一樣的,犧牲車頭來保護車身。。。
其實所有主機廠對車輛安全的概念都是利用車輛前部的更大塌陷來保證車身不會過度變形。民用車如此,超跑也是如此。比如民用車的車頭在碰撞時會有更大程度的塌陷,超跑也是如此。而且車輛前部塌陷,比民用車更碎,無非就是超跑的安全武器,也就是碳纖維單體車身(如上圖)。可以說那些超跑都是如此。碳纖維殼體具有極強的抗扭剛度,可達到近3500Nm(度每秒)。這個力度可以用變態來形容。我們的民用車在碰撞中,如果車身承受這個力度,就可以縮小,擠成一團,絕對沒有生還的可能。不過這個力度可以碾壓車頭,但不足以造成駕駛室的變形。所以雖然很脆弱,到處都會碎,但是還是可以用的。。。
用于民用車輛的空之間的桁架體
但由于成本的原因,民用車自然不會采用超碎碳纖維車身,而只會采用上圖所示的空桁架式車身。簡單來說空桁架就是用金屬搭建一個堅固的結構;但是,概念是一樣的。民用車發生碰撞時,也會采取車頭塌陷,緩解沖擊力,更大限度保證駕駛室不會變形太大。這和超跑是一樣的。只是民用車的車身扭轉剛度沒有超跑大(可以理解,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在哪里都一樣),所以在極限狀態下的防護比超跑差很多;所以,現在的汽車車頭本身就是用來犧牲的,犧牲車頭換取變形小的駕駛室,是所有車企體現安全理念的一種方式;所以朋友們看到某車被撞,車頭受損嚴重。不要再覺得不安全了。安全性在于車身的變形程度。只要車身強度足夠,就是安全的。。。
門上的薄皮,是偷工減料嗎?
很多朋友會發現有些車的門板皮很薄,甚至可以用手壓進去?其實問題不在于皮薄,而在于門里面有沒有填充物!換句話說,能用手按壓并不代表門的表皮薄,而只是說明門內部沒有填充物;不能用手按,也不能說皮厚,只是說門里面填充物比較多;車門內飾填充物的好處不是讓車門顯得更硬,而是起到隔音的作用。當然,填充物的有無與安全無關,只是為了隔音;以日系車為例,NVH早期不太受重視(這可能與其造車理念有關),造車只追求低油耗、舒適耐用,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日系車在隔音方面處于劣勢,而且因為沒有填充物,蒙皮沒有支撐,可以用手壓;總而言之,皮膚能壓不代表偷工減料。如果要節約成本,可以說是節約了填充物的成本,影響了NVH。。。
關鍵詞: 安全性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