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北京地區2023屆高校畢業生約有28.5萬人,其中北京生源約7萬人。本市需轉移就業的農村勞動力8.8萬人;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低保、零就業家庭等城鄉就業困難人員17萬人。“這些人群,就是我們的重點保障就業群體。”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精神,落實市委接訴即辦“每月一題”工作部署,市人力社保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將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從群眾訴求入手,全方位解決重點群體就業問題。
每年到了7月份,市教委會將當年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交接給市人力社保局,由人力社保局對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的信息進行比對,篩選出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對他們展開“一對一”就業幫扶。今年,這項工作提早了4個月。早在3月份,信息比對已經完成,及時按戶籍分發至各區,各區的就業服務專員開始組織全面摸排就業狀況、求職意向,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推薦和職業指導。
“不僅是提早比對數據,開展就業幫扶,還要提早挖掘崗位,穩定招聘規模;提早走進校園,上門對接服務。這是我們重點抓好的三個‘提早’。”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本市深化“校區對接”機制,開展“人社局長進校園”活動,組織各區與北京生源較多的高校對接,開展現場招聘、就業指導、困難幫扶等服務,組織人社局長走進7所高校送政策、送崗位、送信息、送指導、送培訓。目前,市區兩級人力社保部門已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53場,4000余家用人單位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6萬余個。
在大興區,有一張“重點群體分類分級就業服務規范圖”。在這張圖上,失業人員、未參保農村勞動力、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青年等各類重點群體被分類分級,根據等級不同,對應相應的服務規范和服務流程,實施就業形勢分析、就業觀念引導、面試指導、定向推薦、推薦跟蹤等19項精細化服務措施。自服務規范實施以來,大興區人力社保局已累計服務重點群體2.5萬人次,促進7261名城鄉勞動力實現就業。
據了解,今年以來,人力社保局指導各區陸續恢復線下免費技能培訓,已幫助2000余名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勞動力掌握職業技能,提高就業能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