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同刀削面_最詳細的山西大同刀削面做法 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大同刀削面_最詳細的山西大同刀削面做法 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資料圖片)
大同刀削面(山西大同刀削面最詳細的做法)
刀削面起源于12世紀的山西太原。它柔軟,光滑,易于消化。與拉面、拔魚、拔刀并稱為山西四大面食。它與北京的炸醬面、山東的逸夫面、武漢的熱干面、四川的擔擔面并稱為中國五大著名面食。真可謂‘面食之王’。
據《晉代名吃傳》,“刀削面最早發源于山西省。是一種深受百姓喜愛的水煮面食,是面食中的佼佼者。在山西,尤其是平遙、介休、汾陽、晉中孝義等地的家庭主婦、姑娘和許多城市、鄉村的“女人、男人”,都會搞。”在山西刀削面中,最著名的是大同刀削面,可謂“王中王面食”。
刀削面是用刀削出來的,因此得名。刀削出來的面葉粗細適中,邊緣鋒利,形似柳葉。現在其他地方也有賣刀削面的面攤,形狀像條。唉,真是玷污了山西有名的面食。煮出來的刀削面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它很受人們的歡迎。據清末《素問略》記載,傳統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拿著面,一手拿刀直接把面切到開水鍋里。
師傅操作的關鍵是:“刀不離面,刀不離面,兩臂伸直,雙手放平,手和眼睛在一條線上,一邊在另一邊。刀是平的時候彎刀是三角形的。”1958年,山西省組織技術競賽。師傅們切的每根面條長約21厘米,厚0.2 ~ 0.4厘米,每分鐘切118刀。那一幕是飛刀舞,既賞心悅目,又賞心悅目。
有了這樣的刀,我們來講講關于刀的故事:
相傳公元1222年,元朝將軍木華黎率領數萬騎兵攻占太原,手無寸鐵的百姓以菜刀為武器,抵抗元兵的劫掠。元朝建立后,為了防止“ *** ”造反,元朝在太原實行嚴格的“限刀”政策,不僅沒收每家每戶的所有金屬器具,還規定每十戶輪流用菜刀切菜做飯,然后交還韃靼人保管。
有一天中午,王老漢的老婆把面團做好,讓王老漢去拿刀。沒想到,刀已經被別人拿走了。排隊的人還是很多,王老漢只好回家等。離開韃靼的大門時,他的腳被一塊即將從門檻上掉下來的薄鐵片碰了一下。他把它撿起來,抱在懷里。回家后,鍋里的水已經燒開了,面條沒有刀是吃不了的。一家人手足無措的時候,王老漢突然想起懷里的鐵皮,拿出來說,用這個鐵皮割!老婆婆一看,鐵皮又薄又軟。她怎么能切面條呢?王老漢生氣地說:不動就砍。“剁”這個字讓我老婆想起,她把面團放在木板上,用左手端上來。她右手拿起鐵片,站在開水鍋旁“剁”面條。薄薄的面片飛進鍋里不停地翻滾,很快就熟了。她撈出一碗鹵汁讓王老漢先吃。王老漢邊吃邊說,“很好,很好。以后拿刀不用排隊了。就用這塊鐵來切吧。”
就這樣,“切”面的方法一字不差,傳遍了三晉大地。到了明朝,這種“削面”又叫“掌子面”。它不僅由家庭 *** ,還流傳到市場攤位,并演變成一種獨特的刀削面烹飪技術。味道軟而硬,軟而韌。它不僅可以腌制,還可以爆炒甚至涼拌,風味獨特。不過鹵制更好,加一點山西老陳醋味道更好。
刀削面的 *** 方法非常考究,關鍵在于“揉-揉-刮-調味”四個方面。
【刀削面的調和法】
刀削面對和面有嚴格的技術要求,水粉比例準確。一般1斤面粉就是3.2水,冬天用冷水,夏天用溫水。先在面粉中慢慢加水,用筷子或手打成面條,然后揉成面團。揉成的面團是所有面食中最硬的。用手指壓在面團表面。如果面團比較硬,不粘手更好。這樣,攪拌好的面團可以很容易地切成柳葉的形狀。
1.將面粉放入盆中,用筷子或手在面粉中間打一個小洞。
2.將適量的水倒入小孔中。
3.雙手掌心相對,指尖插入與盆壁接觸的面粉周邊。
4.用手從外到內,從下到上把面粉提起來。
5.將攪拌好的面粉推入中間孔的水中。
6.在小孔處用手抄拌優優資源網,將覆蓋在水面上的面粉和水攪拌均勻,形成雪花狀的面粉絮,呈葡萄狀。
7.在剩下的干面粉上打一個小洞,分幾次倒入適量的水。
8.將干面粉和水攪拌均勻,形成雪花狀葡萄狀的面粉絮,周圍有少許干面粉。
9.用手將雪花狀和葡萄狀的面粉絮團揉在一起,然后將少量的水一點一點滲入干面粉中。
10.用手揉出表面粗糙的面團,蓋上濕布,放在一邊烤30分鐘。
1.用手指把揉好的面團壓下去。面團摸起來很硬,壓不下去,不粘手。
【刀削面的揉面方法】:
半小時后,將面團放在案板上用力揉至均勻、柔軟、光滑。如果你不能很好的揉面,面條在切的時候就不會成型,或者根本就切不出來。切的時候也容易粘刀,斷條。
1.把面團放在案板上。
2.用手握住面團的上半部分。
3.一邊用力揉搓,一邊把面團卷到身體部位的一端。
4.將面團旋轉90度,然后反復揉搓,直到面團均勻搓光,靜置烘烤10分鐘。
5.將面團揉一會,用手掌壓住面團,在案板上滾動。
6.將面團搟成橢圓形,中間凸起。
【刀削面的削面方法】
刀是最能體現刀削面之美的。正宗的山西刀削面是一種特殊的弧形刀。操作時,左手握住揉好的面團,右手拿刀,手腕保持鋒利,平用力,用力均勻。面對湯鍋的時候,用刀剁,用刀砍。做刀削面的關鍵技術是:“刀不要碰到面,手臂要伸直,手要放平,手和眼睛之間要有一條線,一邊在另一邊。刀是平的時候彎刀是三角形的。”葉兒的刀削面一葉又一葉,像流星抓月亮一樣在空里劃出一道弧線,落入鍋里。湯面卷起來像水里玩的銀魚,真好看。
有詩說:“一葉落鍋一葉浮,一葉離面。銀魚落水化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1.將揉好的面團和面粉切刀熟化。
2.左手拿著面團,右手拿著削面刀。面條機的資源網與面均勻。
3.均勻輸出,將面條一根一根切斷。我的面團小,所以切的面短。
4.刀削面呈柳葉形狀,中間厚,邊緣薄。因為我用的削面刀刀片是平的,所以我學的好的面是平的;如果刀片是彎曲的,那么刀削面就是三角形的。(現在其他地方的面食攤也有賣刀削面的,形狀像條。唉,真是玷污了山西有名的面食。)
【刀削面的面鹵 *** 】
面食調味也叫“澆頭”,山西人稱之為“調火”,這也是學習刀削面的重要內容。如果說面是靈魂,那么鹵就是精華。刀削面的品種很多,有番茄雞蛋糊、炸肉醬、羊肉湯肉絲什錦鹵水、雞蛋鹵水金針菇等。,配以時令新鮮蔬菜,如黃瓜絲、韭菜、綠豆芽、蒜末等。,撒上水煮黃豆辣椒面,再滴上幾滴山西老陳醋。口感軟而韌,外滑內韌,軟而不粘,越嚼越香。絕對是一流的。
山西大同刀削面正宗的鹵汁是用鹵肉醬、雞蛋、豆腐干、肉丸腌制而成。生產方法如下:
1.取一塊有豬脂肪的豬后臀,把肥肉和瘦肉分開,用小刀把肥豬肉切成小方塊。
2.鍋里放少量食用油,小火煸炒豬肉丁。
3.翻炒至肉丁的肥肉出來,白肉丁變成金黃色發出香味。將肉丁出鍋,留下底油。
4.取1/4洋蔥,剝去外皮,用清水洗凈,用刀切成滾刀塊。
5.用清水洗凈1/2根胡蘿卜,刮去外皮,用刀切成滾刀塊。
6.將1個香菜的根部去掉,用清水洗凈。
7.將洋蔥塊、胡蘿卜塊、香菜放入油鍋中,用鏟子炒香。
8.準備香葉、八角、干紅辣椒、花椒、姜片、蒜瓣等香料備用。
9.將準備好的調料放入鍋中,與之前放入的蔬菜一起翻炒,取出所有食材,鍋內留底油。
10.把沒有肥肉的瘦肉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小塊,然后用刀剁幾下,使肉丁變成肉末。
1.將切好的肉丁放入油鍋中翻炒至變色。(如果有豆瓣醬,可以加進去先炒紅油,再炒肉丁)
12.加入之前炒成金黃色的肥肉丁。
13.將姜、蔥、蒜剁碎放入鍋中,炒香。
14.加入1勺自制辣椒水。
15.加入適量的醬油。
16.加入少量山西老陳醋。
17.鍋中加入足量的水,放入一袋鹵水、甜椒、香葉等調料。
18.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用勺子撇去浮沫。
19.將白色無味的豆腐干切成條狀。
20.將豆腐干放入鍋中,然后加入一個預先煮熟的雞蛋去皮。
21.加入預先炸好的肉丸。(肉丸是我自己做的,秋冬的時候一直在我冰箱里)
22.加入適量的鹽。
23.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小火腌制。
24.大約30分鐘后上菜。
好吃的山西刀削面做好了。
山西大同刀削面正宗的鹵汁是用鹵肉醬、雞蛋、豆腐干、肉丸腌制而成。
正宗的山西大同刀削面,要配山西老陳醋和干紅辣椒,拌酸菜絲或白菜絲。
加上山西特色的辣椒油~
來點山西老陳醋吧。這是山西大同的一碗刀削面,便宜,好吃,獨特。它叫做“王中王”。
關鍵詞: 刀削面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