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10日,第十三屆零碳森林音樂會在西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演,讓市民在夏夜享受音樂盛宴。現場還設有適合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環保攝影展、大咖分享會、科普長廊和自然教育等體驗互動活動。
傍晚的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松濤陣陣、鳥叫蟲鳴。在森林大舞臺,指揮家譚利華攜手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
森林音樂會希望向公眾傳遞“零碳”理念。“零碳”是將相關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過植樹、森林經營,碳捕捉、碳封存技術,購買碳配額或清潔能源項目碳信用指標等形式進行抵消,實現“零碳”目標。據測算,本次活動預計產生3.42噸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辦方將通過在西山林場開展12畝的森林固碳增匯經營,進行中和。
自2010年首次與市民見面,“零碳”森林音樂會已舉辦了十二屆,共帶來了31場精彩的演出,參與市民近260萬人次。
6月10日、11日兩天,在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瀑布廣場至森林大舞臺,還有“勁草嘉年華”自然體驗互動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沿路布置了品類多樣的環保市集、歡樂有趣的互動游戲、知識豐富的科普展板,來參觀游玩的游客可以進行互動、參觀。
在互動游戲中,游客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到華北豹、大鴇、北京雨燕等珍稀野生動物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保護野生動物、愛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現場的園林綠化成果展覽讓游客更直觀地了解了本市近幾年的大尺度綠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通過現場的碳足跡展板,大家可以計算出日常生活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并且核算出要用多少森林和時間才能實現碳中和,更加直觀地體會到林業碳匯的重要意義。
音樂會中場還設有林業碳匯等方面的小問答,觀眾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收獲了新奇有趣的生態文化知識。
近年來,本市經過大規模植樹造林和綠化美化建設,蓄積了豐厚的林業碳匯資源。市園林綠化局規劃監測中心副主任張峰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8%,林地綠地生態系統年碳匯能力達到880萬噸,相當于能夠中和全市293萬輛私家車1年的碳排放,為北京率先打造“近零”碳排放城市提供了有利條件。
何建勇攝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