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小伙伴們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東航一航班緊急備降合肥救助旅客_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值得方面的一些說法,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東航一航班緊急備降合肥救助旅客_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值得的相關內容。
(資料圖)
航班備降后,急救人員上機救治發病旅客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
2月3日晚,東航由德宏芒市飛往上海浦東的MU9759航班上,一名旅客突發疾病,機組人員立刻決策,緊急備降長沙,為旅客爭取了救治時間。這一事件經報道后受到了不少關注,很多網友都為機組的果斷備降和其他旅客的支持配合點贊。當時機上的情況如何?面對緊急情況機組人員是如何處置的?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采訪了MU9759航班的機組人員。
緊急!航班起飛不到一小時旅客發病
2月3日20點,搭載著134名旅客的東航MU9759航班從德宏芒市起飛,目的地是上海浦東機場。飛機平飛后,20點48分,乘務員提供客艙加水服務時,一名面色蒼白的旅客表示胸悶、頭暈,希望可以吸氧緩解癥狀。得知這一信息后,乘務長王雪姣立即前往這名旅客所在的39排了解情況。
“因為39排是應急出口,禁止放置便攜式氧氣瓶,我將旅客調至46J座。旅客就坐后,我們立即使用后艙便攜式氧氣瓶讓她吸氧。”王雪姣回憶說,吸氧開始旅客還可以自述有心肌缺血病史、心肌炎病史和高血壓史,無隨行人員,并透露上機后服用了自帶的麝香保心丸,但隨后說話聲音越來越弱,且稱很難受。21點05分,王雪姣使用旅客自帶的血壓計為其測量血壓,血壓為144/98mmHg,脈搏126次/分。
隨即,她回到前服務艙廣播找醫生,留一位乘務員陪伴旅客并做記錄,并將機上旅客生病一事報告給了機長。
“當時飛機巡航高度35000英尺,已經飛到長沙邊上了。”機長王魁說,得知飛機上有旅客身體不舒服后,機組立即通過衛星電話聯系到了公司簽派,報告了當前的位置以及飛機上的狀況,并讓簽派聯系了離得最近的長沙機場。
在機組跟地面聯系的同時,乘務組也在客艙內忙碌。客艙廣播后,一名護士旅客和一名醫生旅客站了出來。“護士旅客隨我觀察病人狀況,建議我們持續為她供氧,因她較長時間未進食,護士旅客還建議先給她提供一些糖水。”王雪姣說,21點18分,乘務組聽從護士旅客建議,為病人提供了半杯糖水,但旅客癥狀無明顯好轉,“我將旅客情況再次傳達給機長,做好備降準備。”
隨后,醫生旅客為病人檢測脈搏后判斷她有心衰跡象,要求病人口服硝酸甘油兩片,持續吸氧,并建議飛機盡快著陸。21點25分,得知病人的最新狀況和醫生建議后,機長王魁決定備降長沙機場。
王魁
備降!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值得
“乘務長第一次報告后我們就開始做備降的各項準備,所以真正決定備降時,相關的準備工作早就做好了。”王魁介紹說,通常機組備降時都是按照“就近合適機場著陸”原則,首先是考慮“最近”,其次就是“合適機場著陸”,“合適的條件就是機場的天氣和機場的設施是否可以滿足我們的著陸標準,像這次飛機上有旅客身體不適,我們還需要考慮這個機場是否能夠提供相應的急救措施。”
36歲的王魁2019年成長為機長,已經飛行了9000多小時,他坦言,作為機長,在救助這名旅客的同時也同樣要保證機上其他旅客的絕對安全。雖然這是他第一遇到機上旅客突發疾病的情況,但處置起來并不慌亂,“我們是職業飛行員,這些(情況)是我們飛行前必須要準備的內容,不僅是旅客身體不適,天氣不好、飛機故障等各種可能遇到的不正常的情況,我們都有預案。”
決定備降長沙機場后,機長王魁通過衛星電話與公司簽派聯系告知決策情況,簽派員迅速監控航班運行動態,與塔臺、長沙地面工作人員和長沙機場急救取得聯系,提供航班備降信息及備降原因。22點07分,飛機降落在長沙機場,機場救護車及醫療人員已經等候在停機位,飛機停穩艙門打開,急救人員第一時間上機將旅客接走。隨后,旅客得到有效治療,脫離了生命危險。
在做完了加油、補充應急設備等準備工作后,2月4日0點05分,MU9759航班從長沙起飛繼續前往上海,并于凌晨1點24分順利在浦東機場降落。
此次備降導致航班延誤了2個多小時,王魁坦言,除了時間成本,航班備降還會增加航空公司的成本,比如起降費用、燃油費用以及其他附加的費用成本,但“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是民航人的準則,“在生命面前,一切全都值得!作為機長,很感謝本次航班的其余133名旅客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
編輯:陸天逸
,關鍵詞: 東航一航班緊急備降合肥救助旅客(在生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