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夜幕下的城市副中心透著股熱鬧勁兒,從愛琴海購物公園向東南方遠眺,萬家燈火無比壯觀。樓下,貫穿東西的新華大街和連接南北的西海子西路、車站路車輛川流不息,二者“碰撞”出了一個金燦燦的十字。“漕艇賈舶如云集,萬國鵜航滿潞川”,清人詩句描繪了漕運時代通州的繁華盛景,而眼前的夜景好似當年繁榮再現。
沿著新華大街向東,可以看到建設中的運河商務區,更遠處的住宅樓、商務樓燈火好似滿天繁星,綿延不斷,直抵大地盡頭,勾勒出了這座城市的繁華肌理。
串聯起萬達廣場、西海子公園、運河商務區、大運河以及不少老小區,建設中的新華大街常讓居民感到驚訝,“幾個月就有一個大變化。老樓煥然一新,新樓拔地而起。走在這條大街上,就能看出咱副中心的精氣神兒。”
新華大街是東長安街的延長線,也是通州年頭悠久、知名度高的大街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這里有火“出圈”的小吃節,客流不斷的通州百貨商場、人民商場、銀地大廈,主打“高端”的北苑餐廳,淘貨必去的西門市場、潞州商城,孩子扎堆兒的西海子公園……不少通州人都能講出自己留在這條大街上的記憶。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通縣的商業還不成氣候。為了招商引資,縣里頭一回辦美食小吃節,平日車水馬龍的新華大街成了條步行街。“50后”的“老通州”李雁是北京光學儀器廠的退休職工,廠子就在新華大街北側。“真是一場盛會啊!當時,從我們廠門口,到東邊的大運河畔,攤位擺了足足好幾里地。南南北北的風味小吃得有上千種,不光是家里孩子,連我們大人都開了眼界。”
新華大街因小吃節“一戰成名”,并帶火了銀地大廈、通州百貨、新華商場、人民商場、潞州商城、西門市場等沿線的一眾商場,整條新華大街“升級”成了通州家喻戶曉的“商業一條街”。今年66歲的王榮華住在如意園小區,緊鄰著曾經的通州百貨商場。“跨入新世紀,通州人周末娛樂的不二選擇還是逛街。上午銀地下午通州百貨,從通百跨過空中連廊就到了物美大賣場,然后過新華大街,再去路南的華聯商場、人民商場瞅瞅,熱熱鬧鬧一整天是真盡興!”
此后的近十年,老商場逐漸衰微關停,新的商業綜合體、寫字樓隨著城市副中心建設拔地而起——老銀地大廈變身京杭廣場,近百家品牌首店云集愛琴海購物公園,通州百貨一帶建成了北京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通州園,華聯商場改造為希爾頓歡朋酒店,北苑則誕生了新商圈萬達廣場。
今日的新華大街正在化繭成蝶,深有體會的不僅是“老通州”,年輕人也有著自己的獨特感受。“多年前的新華大街還是一片工地,現在是一天比一天有模樣了。萬達和愛琴海這倆商場是我帶孩子最常去的地方,店鋪、設施、環境已經不亞于城里的西單、王府井了。”“90后”居民李俊告訴記者,“我家寶寶兩歲,周末生活都是圍著她轉。兒童樂園、時尚潮玩、美食店鋪現在都能在新華大街上找到,期待未來更多大商場落成,咱們游玩還能增添更多新選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