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春運大幕開啟。在地處東北的吉林省,寒冷擋不住人們踏上歸途。從“走得了”到“走得好”,交通運輸部門保運能、增服務、戰嚴寒,努力為旅客打造一條省心、安心、暖心的回家之路。
織密網絡,動態調整保障運能
(資料圖)
走進長春火車站,寬敞明亮的候車大廳張燈結彩,秩序井然。春運首日,長春站預計發送旅客3.8萬人次。“以前得提前好多天搶票,現在隨時買隨時都有票。”黑龍江佳木斯市民馮金英特地來長春接媽媽回家過年,“車次多了,回家更方便了。”
1月7日,旅客在長春站候車大廳展示長春地區鐵路職工現場書寫的福字。新華社記者張楠 攝
據長春站客運車間副主任魏誠介紹,春運期間,車站將根據春運實際情況研判客流變化,實行“一日一圖”,計劃加開北京、哈爾濱、佳木斯等方向臨時旅客列車71列,上海虹橋、白城、琿春等方向動車組重聯運行,確保高峰時段運能運力充足。
民航方面同樣織密出行網絡。長春龍嘉國際機場計劃增加至上海、廣州、三亞等重點城市航班590架次。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順利恢復韓國航線進出港雙向載客運行,長白山、通化、白城各支線機場也陸續增加多條熱點航線。
升級服務,滿足不同出行需求
服務升級是今年春運的關鍵詞。吉林站母嬰室布置一新,新增了兒童游樂設施;長春站準備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應急設備,以備身體不適旅客使用。“來了才知道酒精消毒液不能帶上車,服務臺免費給了我消毒凝膠,太感謝了!”70歲的老人徐衛華說,“兒子還在網上給我點了餐,說坐上高鐵就能吃到,服務真是不一樣了。”
1月7日,旅客在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候機。(受訪者供圖)
在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七八個年輕人從國內到達出口走出,他們一手拖著行李箱,一手拎著滑雪板。“我們一會兒從機場坐客車直達長白山萬達滑雪場,今年要在吉林滑雪過大年!”廣州姑娘王婷婷興奮地描述著她的別樣春運之行。
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朱韶星表示,圍繞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重要運輸節點,吉林省強化了城市軌道交通、公共汽電車與干線運輸的銜接,科學調配出租汽車運力,確保城市內外旅客運輸銜接暢通。
嚴寒堅守,溫暖旅客回家路
隆冬時節,長春戶外最低氣溫達零下18攝氏度。7日凌晨,K728次列車駛入長春站,上水工長劉義波已提前守候在鐵道線路旁,冷風吹在額頭,猶如刀割。車停就是命令,劉義波迅速從上水設備中取出橡膠水管,拖到車廂注水口處,插入并按動開水閥……春運首日,他和工友們要為途經長春站的60多趟列車上水,嚴寒天氣成為最大考驗。“旅客喝上熱水那一刻,再冷也值了。”劉義波說。
1月7日凌晨,長春站上水工長劉義波為列車上水。新華社記者司曉帥 攝
嚴寒下的堅守,只為溫暖旅客回家路。地處老嶺山脈南麓的黃柏站,肆虐的山風把道岔吹滿積雪。還有4個多月就要退休的站長麻銘秋,抓緊利用間休時間完成除雪作業。“今年是我的第40個春運,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崗,服務好每一名旅客。”
東北地區已進入一年中最冷時節。吉林省交通運輸部門針對可能出現的降雪、極寒等特殊天氣,提前進行應急演練,部署保障工作,最大限度減小天氣對旅客出行的不利影響。(記者司曉帥、邵美琦、李典)
(松花江網編輯 徐濤)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