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鄉村新春忙 發展信心強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走進吉林大地上的一個個村莊,大紅燈籠高高掛,爆竹震天響不停,有的農戶趁假期搞起特色產業,有的開始著手準備春種,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中,人們對新一年的好收成信心滿滿。
(相關資料圖)
鄉村旅游興起來
大年三十晚上,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南溝村的張家大院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村晚”,一群來自南方的游客和經營張家大院的村民張兆勝一起做起鐵鍋燉、包起了年夜餃子。
南溝村距離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僅5公里左右。近年來,隨著來北大湖滑雪的游客越來越多,不少像南溝村一樣的村屯被帶動了起來。張兆勝的日子也日漸紅火,一家人年收入從不到2萬元提升到30萬元。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今年來北大湖滑雪的游客不斷增多。據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數據,近幾天景區日滑雪游客數已經突破8000人。目前,南溝村140余家農家樂已累計接待游客2萬余人,實現旅游收入近200萬元。
“往年這個時候確實是有空房,但今年早就訂光了。游客數量增多了,我們對繼續發展農家樂更有信心。”張兆勝說。
土特產品熱起來
“這是我們吉林舒蘭的特色農產品,喜歡的家人們動一動你們的小手,我們把特色產品送到您家……”春節假期,吉林省舒蘭市的“新農人”孟佳寧和團隊抓緊時間節點開展營銷活動。
“最近我們主打吉林舒蘭大米,大米品質好,節前很多顧客都來采購,我們順勢掀起了一波銷售小高潮,最多一天銷售2萬袋。”孟佳寧說。
新年伊始,孟佳寧給自己定了新目標:建立全流程帶貨團隊,進一步通過直播等新渠道,讓更多人了解、品嘗到特色農產品,帶動更多農民增加收入。
“以前我們找網絡達人幫著帶貨,今年我們準備以舒蘭為基地,打造全流程帶貨團隊,培養帶貨達人。最近銷售勢頭很喜人,對今年市場我很有信心。”孟佳寧說。
新年耕種備起來
“現在農村還有啥技術可以增添農民收入?”“參與棚膜經濟,補齊冬季農業短板,提升本地蔬菜生產能力……”春節期間,吉林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高喜文和農戶不時地圍繞一些農業技術話題展開交流。
吉林省是我國農業大省,春節期間,農民走親訪友,總繞不開農業話題。
“2022年合作社種了300公頃玉米和120公頃大豆,作物產量穩定提升。關鍵在于采用了精量播種、免耕播種、科學密植等方式。”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成說。
“保護性耕作措施確實有效……”“黑土地是咱們獨有的資源,不僅要利用好,還要保護好……”在王成家中,串門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一位村民插起了話,“理事長,眼看著就要備耕了,今年你咋干?”
“今年還要依靠科學化種植,用好保護性耕作等技術,相信今年還是一個豐收年。”王成說。(新華社記者馬曉成、薛欽峰)
(松花江網編輯 徐濤)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