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楊召奎
記者2月9日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創建活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自從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創建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受到地方廣泛關注和踴躍報名,經縣級申請、省級推薦、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自然資源部認定了258個縣(市)為第一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其中,土地資源類183個,礦產資源類57個,海洋資源類18個,示范期為2023至2025年。
2022年8月,自然資源部印發《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創建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示范縣(市)創建認定活動。創建活動以縣市人民政府為創建主體,以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為核心,以完善政策協同為抓手,從土地、礦產、海洋三個維度進行分項創建,為各地探索創新提供支撐保障,通過示范創建,倒逼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空間格局和生產、生活方式、激勵各類資源要素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通過示范創建,強化正向激勵,探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政策創新和技術創新,更好發揮示范縣(市)在節約集約領域的首創作用;通過示范創建,在全社會營造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良好氛圍,推動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從評選數量看,全國累計申報373個縣(市),其中,土地類275個、礦產類79個、海洋類19個。按照確保質量、發揮示范的要求,最終全國共評選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258個,其中,土地資源類183個,礦產資源類57個,海洋資源類18個。
據悉,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圍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以示范縣(市)創建為平臺,進一步鼓勵和指導各地開展創新實踐,定期跟蹤評估,使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模式、技術、管理創新轉化為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經驗并推廣應用,加快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成為全社會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