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道 法國《回聲報》網站2月15日刊登題為《保護主義何處是盡頭?》的文章,作者是巴黎第一大學名譽教授、法國經濟學家學會副會長克里斯蒂安·德布瓦西厄。內容編譯如下:
今年1月底,由法國經濟學家學會和法國駐美國大使館聯合倡議的第一屆華盛頓經濟會談正式舉行。會談的主要討論話題是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國際合作面臨的挑戰。
要走向“去全球化嗎”?大部分全球化進程已經難以逆轉,高新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所謂的“去全球化”,只是涉及全球貿易或資金流動的一種分裂開來的趨勢。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也成為討論的話題。因為這一法案,美國已經讓大部分主要貿易伙伴接連做出了反應。
該法案給出的信號至少帶來了一個積極方面:美國重新開始重視氣候變化的應對。但歐洲也會受到直接影響,因為美國的資金吸引力明顯增強了。歐洲很多企業的表態已經指向于此。
歐洲不再像以往那樣天真,以加大政府補貼作為回應。歐洲的戰略思路很明確:對美國的補貼政策及其他讓競爭跑偏的不合理政策予以回擊。不過這背后有一個切實存在的挑戰:如果太過使用補貼政策,歐洲的統一市場會不會出現問題呢?歐盟很多成員國對加大補貼力度很猶豫,因為這對那些大國(特別是德國和法國)十分有利。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