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區以提升政務服務質量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在去年實現“止跌、回升、增長”的基礎上,龍潭區今年實現良好開局,重大項目紛紛啟動,重點企業生產經營穩中向好,駛入振興發展快車道。
環境是水,企業如魚,水質佳則魚歡躍。
進入“十四五”,龍潭區深入推進產業強區戰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現代化工業新城區。為實現這一目標,全區上下堅持“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服務理念,全周期、全鏈條服務項目建設,為企業經營紓困解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吉林石化轉型升級項目配套的萬邦達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在框架協議簽訂時,項目秘書、吉林化工園區經濟合作局局長孫洋就聯合園區各部門列好服務清單,逐項跟蹤辦理。目前,項目進入調試階段,孫洋每天了解項目進度,幫助企業做好試運營前期準備工作。
在龍潭區,像孫洋一樣的項目秘書還有30余位。這些工作經驗豐富的基層干部,為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領辦代辦手續,協調解決項目難點堵點問題。龍潭區實施重點項目聯席會商機制,區政府、化工園區管委會以及發改、規劃和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跟蹤服務吉林石化轉型升級項目、吉化北方C8C9項目、建龍焦化等重點項目。
營商環境建設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提升政務服務效率需要各部門密切協作,在龍潭區已經成為共識。
最近,龍潭區政務服務局營商環境辦公室負責人羅永川,正在起草即將開展的龍潭區營商環境大走訪方案。郵儲銀行缸窯鎮營業所工作人員來辦理消防驗收。羅永川放下手頭工作,馬上安排專人指導完善資料、開展網上填報,及時聯系審批和現場踏查人員開展工作,驗收一次通過。
“工程項目建設專區整合了區發改、住建等多部門人員,實現投資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一件事、一次辦’,極大方便了企業辦事。”羅永川說。
審批服務改革工作帶來的便利還不止于此。
龍潭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接訴即辦、未訴先辦”工作機制。創新服務模式,變事后審核為事前服務,市場準入環境更加優化。企業、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時間分別從20天壓縮到2天,從10天壓縮到1天,跨區域涉稅事項辦理最快3小時完成。2022年,龍潭區新增市場主體7858戶,總量突破4萬戶。
市場主體多了,服務、執法力度也需及時調整,不聞不問、過度執法都會影響企業發展。這就好比水體缺氧或受到污染,都事關魚兒的生存生長。如何讓“水質”保持良好狀態并不斷優化,一直是龍潭區重點考慮的問題。
龍潭區大力推進“部門+監測點+監督員”營商環境社會監督體系建設。今年全區新增10家企業成為營商環境監測點,60多名以企業家為主的社會各界人士擔任營商環境監督員。監督員一方面跟隨工作人員走訪企業、服務窗口,一方面也收集問題、監督相關部門服務,全方位監督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工作人員一旦出現違紀違法行為,監測點可通過紀檢部門的綠色通道舉報。
良好的發展環境,讓企業加快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我們企業附近有一塊工地施工,道路上塵土飛揚,影響了其他企業產品運輸。我把問題反映到有關部門后很快得到解決。這雖是一件小事,卻實打實解決了問題,這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也更加信任地方政府,愿意繼續投資擴能。”吉林大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相振鵬說。
經過三年的疫情,龍潭區部分企業存在實際困難。龍潭區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惠企紓困政策措施,累計減免稅費4.83億元,授信貸款金額5.34億元;多次召開政銀企座談會,發布融資需求67筆、27.19億元,提升了銀企對接效率,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營商環境建設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龍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龍潭區將踐行“規范、廉潔、高效、務實、公開、便民”的服務宗旨,以“規范管理、高效運行、優質服務”為原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吸引產業項目投資建設,服務企業發展壯大,為建設現代化新龍潭賦能。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溫月 松花江網編輯 楊世陽)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