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鄉村振興、農村的現代化離不開鄉村教育的發展,而鄉村教師的素養直接決定了鄉村教育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福建漳州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蘭臻,今年是第一次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全國兩會,聚焦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教育發展,圍繞促進民族聚居區義務教育師資水平提升,她帶著自己多年持續關注鄉村教育發展的思考建言履職。
(相關資料圖)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蘭臻再次來到漳州偏遠山區的漳浦縣赤嶺民族中心學校,為即將帶上全國兩會的提案走訪調研。漳浦縣是漳州市的偏遠縣,作為畬族少數民族聚集區,這里的鄉村教育還比較薄弱。
全國政協委員 蘭臻:我們在教育教學方面,你們最希望能夠解決的,或者最期盼能夠得到解決的一些問題都可以談一談。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赤嶺民族中心學校教師 藍建林:我們這邊中心學校,首先第一個問題,教師老齡化比較嚴重,近三年要退休的應該有十幾個老師。
走訪調研中,蘭臻委員發現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教育辦學水平雖然較過去有了較大提升,但依然存在著不少短板。
全國政協委員 蘭臻:老師都是一個人兼挺多的一個課時,一旦有老師出去學習,這邊的崗位就會缺,這個課就沒人上,所以這些都是非?,F實的問題。
為弄清鄉村小學結構性缺編問題,蘭臻委員向來自全市各鄉村學校的學員發放1600份調查問卷。經統計,在26所鄉村學校中,一半以上學校未配齊專任教師,部分教師一個人要承擔4門以上的學科教學。即使有小學科專任教師,因為不能和其他學校共享,所以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少數民族聚居區實施素質教育發展,蘭臻委員提出建立“小學科師資實行區域化配備”的教學模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十多年間,蘭臻深入漳浦縣、平和縣、東山縣最偏遠的海島山區,義務開辦“鄉村種子教師”培訓班,“送教送培”下鄉106場次,執教35年的鄉村教師藍躍文,曾多次參加蘭臻的培訓班學習,現在他已經成為小學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赤嶺民族中心學校教師 藍躍文:通過他們的引導,我們老師從中會學到一些更適合我們本地的實際,然后把它運用到我們課堂上來,對于我們提升課堂的效率,包括提高學生的學習,應該是有很大的幫助。
蘭臻委員把基層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對基層教育事業的所思所想寫入提案,她希望通過提升民族聚居區義務教育師資水平,優化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教育發展的差距。比如在統籌師資力量配備使用方面,蘭臻建議以區域為單位,根據當地的學校分布情況,綜合距離、交通等各方面的因素,把區域內的學校劃分為若干學區,以學區為整體進行教師配備;教師可以同時擔任兩個或兩個以上學校的課程,課程表由學區統一編制。
作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蘭臻對今年兩會滿懷希望和期待。
全國政協委員 蘭臻:作為新一屆委員,我的提案是提升少數民族聚居區義務教育師資水平。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教育,而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師資水平是鄉村教育中的一個短板,我希望能夠通過完善師范生的培養模式,統籌區域師資配備使用,加強城鄉師資交流,通過大家的努力,讓鄉村教師有力量,讓鄉村教育有質量,讓鄉村的孩子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