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兩會通道傳真】
將核心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手里(主題)
中工網北京3月7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華 王群)“我們已經將深海資源與地質鉆探的核心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今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開啟,湖南科技大學海洋實驗室主任萬步炎代表在講述“深海神獸”研發故事時透露的信息讓現場媒體記者大都為之振奮。
萬步炎代表所說的“深海神獸”,是他們研發的“海牛II號”海底大孔深保壓取芯鉆機系統,該系統在南海2000多米的深海海底成功鉆進231米,刷新了該領域鉆探深度的世界紀錄。“所有的核心關鍵技術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他說。
近年來,嫦娥四號、天問一號等重大航天工程項目捷報頻傳。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代表對自主創新同樣感悟頗深:“我們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進者學習,但絕不是亦步亦趨地效仿別人,需要把握時代科技發展規律,敢于創新、敢為人先。”
科學和教育工作者的事業與國家的富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代表是一名從事量子物理基礎研究的科學工作者。他說,國家逐漸富強起來,“這給我們攀登科學高峰、沖擊世界科學問題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和良好的條件。”他要用更多、更大的科研突破回報祖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