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中旬,村里就把種子、化肥等農資送到我家了。”3月9日,永吉縣西陽鎮團山子村村民王本利正在村部閑逛,“村里跟商家簽了回收協議,到秋天賣米的事兒也不用我操心了。我就等著過些日子好好種地了。”
王本利家有1公頃地,以往是種7畝水稻、3畝玉米。去年他把5畝水稻改種了玉米。“今年打算把種玉米的地再改回水稻。”王本利說,“這是塊澇地,改種玉米后,減產快一半,不行。書記老早就跟我們這些水改旱的人說了,澇地還得種水稻。”
王本利說的書記是團山子村黨支部書記張民。團山子村有210公頃土地,其中水田110公頃,種植水稻;旱田100公頃,種植玉米、大豆。去年因為種種原因,不少村民將一些水田改種玉米。秋收后,效益不理想。今年正月十五剛過,張民就跟村民們嘮:“咱們種地還得因地制宜,不能只看補貼,該種啥種啥,及早定下來,大家整體打捆購農資,安全、便宜,還便捷。”
去年,村里派人為村民購進了種子、化肥等農資。因為購物人經驗豐富、采購數量大,購進的農資質量好、價格低,村民非常滿意。今年,大家紛紛要求繼續統一購買。
2月16日,裝載著農資的大汽車開進村里,送往各家各戶。“就在家等著物資,真省心啊!” 王本利感嘆,“秋后賣米也不用操心了。村里與一些企業簽了回收合同,約定每斤大米以1.45元的價格回收。去年,我們村大米平均每斤才賣到1.2元。這下好了,心里有底了,肯定比去年收入多。”
“目前,全村10余噸種子、240噸化肥全部到位。” 張民說,“今年,村里是向一家化肥公司的下屬經銷商訂的貨,明年我們打算直接與該公司洽談。屆時,村民備春耕肯定還能少花錢、不操心,農資到位還早。”
(江城日報全媒體 )(松花江網編輯 羅安東)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