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國身上有很多標簽——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新材料二級工程師、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優秀科技工作者、市勞動模范……去年底,他又被評為2022年度“吉林好人·最美職工”。
他對自己的評價簡單明了:基礎研究員。
39歲的劉振國在吉林石化公司從事“拳頭產品”乙丙橡膠領域新產品新技術研發。他主持開發過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科研項目23項,獲省科技進步獎1項、公司科技進步獎5項,申報專利20項,累計為吉林石化創效8000萬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也是劉振國12年來堅守的事業。
吉林石化公司乙丙橡膠工藝技術最初從國外引進,產品質量穩定控制、牌號切換等方面均與國際先進技術有一定差距。
2012年8月,劉振國剛入職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就趕上乙丙橡膠B裝置中試。他被直接分入中試組參與攻堅。
劉振國讀博時主攻方向是ABS研究,跨專業、不熟悉裝置流程,就連設備閥門也分不清……面對陌生的一切他暗下決心:“從零做起!”
中試組三班倒,每班工作8小時。劉振國每天主動加班,跟著技術能手、業務專家熟悉裝置。回到宿舍后,他再花幾小時歸納總結、學深吃透。參與中試的一個月時間里,劉振國哪怕能擠出幾分鐘,也要找前輩交流學習。從一點不懂的門外漢到熟悉裝置設備再到提出合理化建議,劉振國進步速度之快,讓同事們連連稱贊。但他自己認為,這還遠遠不夠。
“中試是應用過程,前端還有涉及核心技術研究的小試環節,相比之下我了解到的只是皮毛。”劉振國說。結束中試工作,他很快又參與到新型催化劑研究小試組。他大膽嘗試,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部分可行性意見被采納,幫助小組如期完成任務。他對相關催化劑的結構設計、企業研發流程等也有了進一步認識。
2013年以后,劉振國開始獨立帶隊開展科研工作。2014年,吉林石化研究院成立乙丙橡膠新產品及新技術研發課題組,劉振國任課題組組長。他帶隊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題。
2018年前,吉林石化采用的乙丙橡膠包裝膜不僅難脫還影響產品質量。進口包裝膜效果好,但價格高。劉振國帶隊開展“乙丙橡膠可溶性包裝膜應用性能研究”,經過205次配方試驗、500余次NMR等分析測試及數十次各類試驗,花3年時間攻克技術難題,研發出替代進口的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隨著業務不斷熟練,劉振國承擔的課題研究也更重了。2016年以后,他主持中國石油集團科技管理部“乙丙橡膠生產過程工藝模擬優化及數學模型的建立”,有效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成功開發出多個差別化高端化新產品,產品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圍繞裝置運行薄弱環節和“卡脖子”地方,他查找產品性能差距,指導裝置在最優指標范圍內運行,產品合格率不斷提升。曾經滯銷的產品變為“零庫存”,部分產品被知名汽車品牌使用,就連國內密封條龍頭企業也拋來橄欖枝尋求合作。
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劉振國的目光始終鎖定合成橡膠領域創新前沿。去年底,劉振國被聘為吉林石化研究院新材料二級工程師,成為乙丙橡膠領域核心研發人員。
國際乙丙橡膠合成技術逐步升級換代。劉振國帶隊開展相關技術梯次布局,老工藝改性、新技術研發同步推進,成功搭建國內20L首套高溫高壓連續模試裝置,以工業化為目標,有效推動開發進程。
劉振國覺得,獲評“吉林好人·最美職工”是對自己以往工作的認可,更是對未來創新的鞭策。他告訴自己:“扎根基礎研究,居安思危、攻克難題,讓中國石油科技創新之林更加枝繁葉茂!”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溫月 松花江網編輯 楊世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