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江城日報訊(記者 李春紅)今年開春轉暖后,舒蘭市金馬鎮永發村脫貧戶江立中在自家庭院新建了豬圈,抓了10只小豬搞起了養豬業。“這下有事干了,今年賣了這批豬能收益1萬多元呢!政府還給補貼。”最近,江立中臉上樂開了花。
這是舒蘭市發展庭院經濟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舒蘭市將發展庭院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特色庭院經濟,讓農村“方寸閑地”變身增收寶地。
舒蘭市印發了《鼓勵脫貧戶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實施方案(試行)》,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的原則,突出鄉土特色,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子,全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產業格局;制定了一系列獎補標準,促進脫貧戶(監測戶)發展“庭院+小種植”“庭院+小養殖”項目,利用農戶庭院養殖雞、鴨、鵝、豬、牛、羊等家禽(畜),種植蔬菜、中草藥、食用菌、瓜果等種植類項目,打造一批微菜園、微果園、微菌園。運用“企業(公司)+”“包保部門+”“村黨組織+”“自主發展+”四種模式,為脫貧戶(監測戶)做好托底保障,增加庭院經濟收入,帶動脫貧戶(監測戶)增收。
舒蘭市采取周調度的工作模式,實時掌握庭院經濟發展數據,督促將發展庭院經濟工作落細落實。各相關部門包保干部每月深入所包保的脫貧戶(監測對象)家中實地走訪,講解種植方面如何預防病蟲害、養殖方面如何做好防疫等相關知識,指導脫貧戶如何科學經營,確保種植質量和養殖成活率,定期查看脫貧戶庭院經濟項目發展情況,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幫助協調解決庭院經濟在發展培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舒蘭市鄉村振興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深入脫貧戶(監測對象)家中開展實地抽查核驗。
截至目前,舒蘭市各鄉鎮(街)發展小養殖項目944戶1990人、小種植項目372戶761人。(松花江網編輯 遲媛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