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怡
(相關資料圖)
近期,美歐銀行業出現一系列動蕩。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技術、氣變和資源管理處主任讓—保羅·亞當日前指出,美歐銀行業危機表面上看遠離非洲這個新興市場,但事實上將對非洲經濟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可能讓本就陷入多重危機的非洲雪上加霜。
多重危機
非洲開發銀行集團1月發布的《2023非洲宏觀經濟表現和展望報告》顯示,受氣候變化、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因素疊加影響,非洲多國面臨食品和燃料價格飆升、全球融資環境收緊、援助和債務依賴持續升溫等風險。非洲平均經濟增長預期從2021年的4.8%放緩至2022年的3.8%。
此外,受美聯儲大幅加息的影響,非洲國家普遍面臨高通脹壓力。例如,去年12月,加納通貨膨脹率攀升至54.1%,達到近22年來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尼日利亞通貨膨脹率從前一個月的21.34%漲至21.82%,為2005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經濟學人智庫發布報告指出,今年,一系列內外部沖擊將威脅非洲經濟增長前景。
在此背景下,外界普遍擔憂,3月美國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等接連“爆雷”,其負面影響將波及經濟基本面較為脆弱的非洲。
雪上加霜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所教授伊恩·貝格日前表示,過去一年多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持續加息是導致近期美歐銀行業動蕩的重要原因。然而,3月以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并未因為銀行“爆雷”而停下加息腳步,這讓非洲國家苦不堪言。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刊文稱,非洲國家應對強勢美元的政策選擇很有限。受美元加息與歐洲高利率政策影響,非洲多國央行選擇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而政策利率持續調高將增加非洲國家政府的償債負擔,擠壓經濟產出,導致一些非洲國家經濟陷入衰退。
中國非洲研究院經濟研究室主任楊寶榮分析稱,美元升值會導致長期以美元作為主要投資或國際結算貨幣的非洲國家面臨本幣貶值以及外匯流出等問題,進而影響非洲國家的財政狀況及國際貿易。
讓—保羅·亞當指出,未來全球可能看到此輪美歐銀行業危機導致銀行收緊放貸條件,被認為投資風險偏高的非洲市場將因此面臨投資偏少的局面,非洲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
“在美歐銀行業動蕩的背景下,歐洲國家對于主權融資的審核標準和債務融資的監管可能會更加嚴格。而在非洲發行債務、尋求資金援助等方面,歐洲國家長期以來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美歐忙于自救,在全球金融系統缺乏足夠流動性的情況下,非洲外部經濟環境將進一步惡化。”楊寶榮說。
及時援助
非洲開發銀行在《2023非洲宏觀經濟表現和展望報告》中呼吁,通脹嚴重的非洲國家要采取及時而積極的貨幣緊縮政策,并與財政政策協調,進一步增強緩解通脹壓力的杠桿。
專家認為,面對美歐銀行業危機帶來的外溢影響,非洲國家將繼續利用國際合作機制,向雙邊、多邊債權方尋求合作,以解決發展困境。
讓—保羅·亞當指出,當下發達國家聚焦歐洲的沖突,認為目前增加對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有困難。但是,如果不加大對可持續發展的投資,非洲將面臨更多沖突,給非洲大陸穩定帶來負面影響。聯合國非經委等呼吁要給予非洲更多援助,同時非洲國家需要盡快優化投資環境以吸引資本進入。
楊寶榮指出,目前可以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國家不多,對發達國家單邊主導的經濟調整無法形成制衡。非洲大陸具備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之一的潛力。國際社會也應及時向非洲伸出援手,幫助非洲走上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松花江網編輯 孫淑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