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標準化與科技創新正在深度融合(主題)
中工網北京4月19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蔣菡)市場監管總局今天發布的《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2年)》顯示,標準化與科技創新正在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底,我國設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近30個,科技創新成果向標準轉化的比率不斷提高,預計到2025年,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研究成果的比率達到50%以上,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效能不斷釋放。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司司長肖寒介紹, 2022年,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國家標準2266項,批準發布國家標準樣品238項。截至2022年底,國家標準共43027項,國家標準樣品共4080項。
企業標準化發展意識更加主動。截至2022年底,全國有30個省市223個市(區)、5萬多家企業瞄準國際國內先進標準開展對標達標活動,累計發布對標結果11萬多個,涉及1800余類產品和服務門類;重點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90%,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
標準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力量。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一級巡視員國煥新介紹,通過制定高端裝備制造強基標準化工作方案,持續實施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去年全年發布材料與裝備制造領域相關國家標準728項,包括刻蝕機、增材制造等技術標準60余項,重點領域裝備制造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90%。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