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廣袤空間和大量人才儲備的東北地區,在快速推進的產業轉型升級中開始厚積薄發釋放潛能。面對高水平開放和農業數字化兩大新機遇,東北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多年積淀的產業家底、糧食“壓艙石”的戰略地位,讓東北在推進高水平開放和現代農業上具有更大的優勢,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積蓄強勁的動能。
(資料圖)
吉林:向開放要活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實施“借港出海”和“建港出海”雙輪驅動,“國際道路貨物運輸備案”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當場辦結,實施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等暢通空中開放通道,建立高層次緊缺人才引進特殊通道機制……吉林近日推出高水平開放“1+5”支持政策和行動方案,涉及通道暢通、平臺升級、投資貿易促進、多元合作拓展、人文交流深化等方面,不少是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舉措,旨在加快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全面提升互聯互通水平
4月3日,編組58輛的“長春-大連”45516次“一單制”外貿班列,滿載1700噸纖維、草秸等貨品從長春興隆山營業站駛出,這是吉林首次運用“一單制”鐵海聯運物流模式開行的外貿班列。今年以來,吉林持續加大通道建設,全面提升互聯互通水平,為對外貿易提供重要支撐。
吉林此次推出的高水平開放“1+5”支持政策和行動方案專門為通道暢通制定行動方案,繼續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吉林提出,到2025年將基本形成北接黑龍江面向俄羅斯、南接遼寧面向環渤海、西連內蒙古面向蒙古和歐洲、東連日本海面向東北亞的內聯外通、便捷高效、功能配套的“大交通、大物流、大樞紐”綜合立體交通網。全省鐵路通車里程突破5350公里、高鐵運營里程突破1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000公里以上,國內外(地區)航線達到240條、通航點87個。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位于吉林東部,圖們江入海口附近,距日本海15公里,是中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橋頭堡”,既和俄羅斯接壤,也和朝鮮接壤。
中朝羅先經貿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琿春市委書記盛效儒表示,琿春將堅持通道先行,做好“增量、擴能、便利、均衡”文章。圍繞暢通“長吉琿”大通道,加快推進面向東北亞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
據介紹,今年琿春將進一步提高鐵路口岸的通關效率,推行公路口岸“7×24”小時工作制,建設對俄海外倉。同時,推動“琿歐”班列、跨境電商TIR公路卡航常態化運行,爭取“吉浙1號”海上航線全年南下北上滿倉運行30航次、貨量30萬噸、貨值30億元,適時開通新的“吉浙”航線。
通道建設正在助力琿春的進出口加快發展。以國產商品車出口為例,該市不斷完善出境通關流程,確保商品車安全、快捷、高效通關,正成為拉動全市外貿增長的強勁引擎。截至4月2日,今年經琿春公路、鐵路口岸出口的國產商品車達3589輛,超過2022年全年總量。
平臺升級助力開放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吉林進出口增長3.6%,其中出口增長42.1%,增速居全國第五位。今年一季度,全省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35.7%,外貿出口、實際利用外資、網絡零售額、農村網絡零售額均保持了較高增速,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吉林提出,到2025年,升級一批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載體,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把開放平臺打造成改革排頭兵、開放最前沿、創新最亮點、發展新動能,成為引資金、落項目、聚資源、增人氣的重要承載區域。
以長春新區為例,吉林將加快提升長春新區開放能級,著眼東北亞區域中心樞紐建設,高水平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不斷強化“國際空港”平臺通道功能,著力提升區域性航空樞紐地位,加快構建以航空運輸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臨空產業體系。與此同時,支持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擴大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航權安排。加快建設貨運集散中心和“鐵海聯運、公鐵聯運”無縫對接物流通道,條件成熟時研究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打造東北亞陸海聯運通道核心樞紐,以國際物流帶動國際貿易發展。
吉林加速推動開發開放和平臺建設,正助力外貿企業加快海外開拓步伐,實現新的發展。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大勇說,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口岸協調、發運保障、出口通關都給予了公司最大幫助和便利,一汽紅旗、解放、奔騰三大品牌出海進程全面提速,2022年出口規模同比增長55.5%,創歷史新高,出口額首次突破60億元。今年一季度,一汽海外出口成功實現翻番增長,累計出口整車1.5萬臺,同比增長125%,順利實現出口“開門紅”,為全年出口目標達成奠定了扎實基礎。
吉林省商務廳廳長王志偉介紹,吉林將聚焦打造向北開放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推動通道建設等重大項目,全面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強與日、韓、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招引一批重大內外資項目,補鏈延鏈強鏈聚鏈,并鼓勵外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為外商來吉投資提供最大便利。
多元化合作形成新優勢
開放發展離不開多元化合作。吉林提出,到2025年,吉浙對口合作進一步深化,產業合作園區建設成效明顯,浙商在吉投資規模和質量穩步提升,吉浙跨省科技成果轉化穩步增長,文化與旅游交流順暢,游客互換計劃穩步實施。
同時,吉林還提出對接國內重大區域戰略取得實質性成果,打造南北方產業鏈供應鏈體系重要節點,建設各大戰略區域輻射東北和東北亞的生產、物流、商貿、服務、科技、人才基地。促進東北地區協同發展,推進建設東北區域性共同市場,合作共建哈長城市群和哈長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與大型央企合作取得新成效,央企在吉投資規模明顯擴大、產能產量明顯提升,更多央企參與省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張志軍表示,長春將以東北亞為重點,突出對俄、深耕日韓、鞏固歐美、拓展東南亞,推動國際合作;以津長、長杭對口合作為依托,聚焦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新一輪長吉圖開發開放為契機,發揮“一主”作用,對接吉西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深化市州合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
振興發展離不開人才。吉林科教資源豐富,擁有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等一批知名科研院所,每萬人在校大學生人數居全國第六位,每10萬人中博士超過100人,居全國前列。去年,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批建設。目前,吉林正在利用這些優勢招攬人才,為振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據了解,吉林將持續做好人才招引工作,尤其是將圍繞汽車產業、醫藥產業人才制定專項支持政策,著眼實際需求,改“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構建人才精準支持政策體系,助力吉林構建重要產業人才集聚高地。同時,科學制定《吉林省人才子女就學安置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吉林省引進人才安家補貼保障實施細則(試行)》,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激勵作用大、操作簡便易行的細化措施,切實解決人才后顧之憂,營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圍。
吉林持續推進開放發展,正在吸引眾多公司落戶吉林,奧迪、比亞迪、神州數碼、緯湃汽車、大陸汽車正加快在吉林布局,尋求發展機遇。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從2019年起持續在吉林重點投資布局,團隊總人數已經超過800人,并將大數據業務板塊總部——因特睿公司總部遷至長春。因特睿公司作為長春市戰略投資的大數據高科技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郭鄭俐表示,吉林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對接國際國內合作資源,推動全省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在吉林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中,搶抓機遇,再創佳績。”
緯湃汽車電子(長春)有限公司主營汽車電子業務,是德國緯湃科技全球貢獻最大的生產基地,產品服務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區140多個客戶。2020年以來,該公司累計在吉投資超5億元,研發團隊增至330人。公司總經理江懷生告訴記者,緯湃汽車電子將搶抓吉林開放發展的重大機遇,聚焦吉林“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持續強化本土研發,賦能電氣化,做到本土研發在吉林,項目開發落吉林,引領新動能為吉林,發揮產業鏈帶動作用,爭當外資企業排頭兵,為吉林汽車產業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吉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吉林將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以更大力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吸引要素,配置資源,激發活力,以開放探索新路,加快發展,促進振興,讓開放的吉林更有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記者 張建 長春報道)
(松花江網編輯 孫淑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