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李恒、顧天成
5月12日迎來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護士節的主題是“發展護士隊伍,改善護理服務”。
2022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量超52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約為3.7人,全國醫護比為1:1.18……國家衛生健康委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表示,近年來,我國護理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不斷為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5月11日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恒 攝
每年加入約30萬新護士 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護理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護理工作者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一支重要力量。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出臺護理專項規劃、推動護理改革發展、加強護士培養培訓等重要舉措,護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近十年來全國護士隊伍總量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每年約有30萬新護士加入到護士隊伍中,護士隊伍的學歷素質和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持續增加護士數量、保障護士合法權益、加強人才培養培訓、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邢若齊介紹,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持續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護士隊伍建設,推動實施《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國護士隊伍總量力爭達到55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8人,基層護士數量達到120萬人。
多措并舉改善護理服務 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護理服務與提升群眾看病就醫體驗密切相關。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護理服務需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護理問題,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將開展以“強基礎、提質量、促發展”為主題的改善護理服務行動,進一步促進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和貼近社會。
加強基礎護理,促進護理服務貼近患者;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服務貼近臨床;拓展護理領域,促進護理服務貼近社會……邢若齊介紹,到2025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責任制整體護理覆蓋率要達到全院100%。同時,采取有效措施,為臨床護士松綁減負,盡量減少重復性考核競賽等,讓護士有更多時間貼近臨床,為患者提供直接護理服務。
醫院護理服務不僅關系醫療質量安全,也關系到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感受和評價。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付衛介紹,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護理工作圍繞“專業”和“溫度”兩個關鍵詞,成立一站式服務中心,增設“互聯網+護理項目”,組建孕產婦一體化管理等13個護理團隊,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方便老年患者、行動不便患者、孕產婦及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就醫,不斷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和醫療護理員隊伍數量明顯增加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8億,占總人口的19.8%。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需求十分迫切。
出臺加強老年護理服務、增加老年護理機構資源、開展老年護理評估等一系列政策;啟動全國老年護理服務試點工作……近年來,各地護理院(站)、康復醫院(康復醫療中心)以及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和醫療護理員隊伍數量明顯增加,“互聯網+護理服務”、上門巡診、家庭病床、日間護理中心或“呼叫中心”等多元化的老年護理服務模式不斷豐富,有效應對失能、高齡或行動不便老年患者的居家護理服務需求。
5月10日,山東省煙臺護士學校舉行護士節授帽儀式,護理前輩為即將踏入實習崗位的學生授帽。新華社發(孫文潭攝)
山東省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的15個老年護理服務試點省份之一。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介紹,近年來,山東省從完善政策支撐、拓展服務內容、加大服務供給等方面入手,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康復、用藥指導、中醫藥養生保健等服務。截至2022年底,全省83%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基層醫療機構建成老年友善機構,基本滿足當前老年醫療護理服務需求。
邢若齊介紹,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加快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力爭到2025年,各地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參加培訓的比例不低于90%,不斷增進老年人群健康福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