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在永吉縣萬昌鎮禾谷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田間,具有導航功能的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在秧田里來回穿梭。插秧機所到之處,一叢叢間行一致的秧苗隨著插秧機的苗盤滑落,整齊地插在稻田里,鋪展成連片新綠,呈現出一幅現代農耕的生動畫卷。
今年,禾谷豐合作社水稻種植面積繼續穩定在300公頃,帶動周邊農戶180余戶。他們將無人機、自動化、物聯網等科技投入田間,助力耕種“加速度”,預計10天左右全部完成秧苗移栽工作。 記者 凌西政
插秧上演“科技范” 智慧農機成“主角”
近日,在永吉縣萬昌鎮禾谷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田間,具有導航功能的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在秧田里來回穿梭,插秧機所到之處,一叢叢間行一致的秧苗隨著插秧機的苗盤滑落,整齊地插在稻田里,鋪展成連片新綠,呈現出一幅現代農耕的生動畫卷。今年,禾谷豐合作社水稻種植面積繼續穩定在300公頃,帶動周邊農戶180余戶。在農業機械化推動下,該合作社將無人機、自動化、物聯網等科技投入田間助力耕種“加速度”。據介紹,高速插秧機相比人工插秧,具有人力成本低、效率高、秧苗深度準、間距均勻整齊、有益禾苗生長、便于后期田間管理等優勢,比人工效率提高10倍以上,同時無人機運輸秧苗解決以往用工多、強度大、時間長等問題,插秧生產實現了便捷、高效,預計10天左右該合作社將全部完成秧苗移栽工作。
江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凌西政
(松花江網編輯 孫淑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